南水北调工程是如何处理高地下水位问题的?
高地下水位是制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中线工程沿线穿越高地下水位渠段约470km,其中地下水位高于设计水位的渠段160 km左右。必须做好高地下水位渠段处理,避免给渠道施工和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加强对沿线高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测和研究,及时掌握地下水变动情况和规律,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可能对渠道安全造成的影响,并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一步复核相应的排水设计、边坡稳定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确保在各种不利组合条件下的渠道工程安全。
在具体的工程措施上,对于总干渠附近存在天然沟壑等有自然外排条件或地下水水质不符合要求的渠段,通过设置排水暗沟、集水井等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向渠外;对于地下水水质良好的渠段,可通过设置砂砾料排水垫层、透水软管及逆止阀等工程措施将地下水排向渠内,以消除或减轻地下水压力对渠道稳定的不利影响。做好施工降排水和地下水位监测,保证渠道工程施工和运行安全。另外,通过加强地下水位变动大、地质条件复杂的渠段的监测,必要时,在局部地段设置专门的观测井进行监测,或研究增设排水井的可行性,来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同时,采取加强施工组织,做好工程建设阶段施工降排水、防汛排涝等工作,保证设计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渠道工程安全。
作者: 编辑:张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