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六周年特别报道】冀语之管理篇:六载奋斗,华丽蜕变

时间:2020-12-14       文章来源:河北分局临城管理处
【 字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6年来,成功实现了从建设期到运行期的转型,工程平稳运行,事业创新发展。六年来,我们抓制度、强管理、谋创新、促发展,从制度化、信息化和工程实体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变化。

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

在刚通水时,为了保证安全平稳运行,只能靠工巡人员步巡发现问题,然后电话报给管理处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再安排施工,处理效率低下,且发现的问题只有几个人知道,对问题的严重程度评判标准不一,不利于统筹维护,而6年后的今天,中线建管局开发使用了工巡APP,从而实现了问题管理信息化,全员按照“两个所有”的要求,所有人查所有问题,从而保证能够及时发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实现了问题公开化,以问题为导向,落实专人进行维护,提高了问题的整改效率,而且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实现了分类统计、分级管理的目标,以及时弥补运行管理中的短板,保证南水北调安全平稳运行。

同时,还利用安防系统,通过摄像头实现了对渠道人员、车辆的实时监控,并对外部违规破坏隔离网、违法采砂等行为通过视频监控,及时发现,与警务室积极联动,及时出警制止违法行为,成为安全保卫的又一利器。

目前,我们不仅实现了工程巡查、视频监控的信息化,在日常办公、合同管理、财务报账、人力资源等方面,均已实现网络化办理,确保一个人一个手机(或电脑)就能够完成相应的工作审核、审批,并能够分类统计,为领导参考决策提供依据。

工程实体标准显著提升

以前的道路,尤其是左岸泥结碎石路,杂草丛生,只能看到中间两条车辙印,其余位置看不到路面,而现在,不但所有路面干净整洁、无杂草,左岸泥结碎石路面厚厚的碎石磨耗层,即使车辆行过也看不到泥土,右岸沥青路面上画有路面标线,并标有黄色的限速标识,车辆行驶在平整的道路上,提升了安全度和舒适度。

进入闸站,更有焕然一新的感觉,黄色的设备警示线映入眼帘,提醒非专业人员禁止跨越,以保证人员安全,防止发生误碰设备的事故。设备上更是一尘不染,油路管道下铺设有白色米石,保证一旦发生漏油事件就能及时发现。打开电缆沟,便能看到所有的线缆整齐布设在桥架上,每根线缆都有标识牌,明确标注该线的功能、起点、终点和型号,为后续线路的检修、维护提供了可靠依据。

进入中控室,立刻有了高科技的感觉,清晰的大屏,循环播放着通水运行的监控画面,整洁的操作台,规律的摆放着电脑显示屏,办公人员忙碌的操作着键盘和鼠标,后方的会商桌和远程视频,彰显着科技和时尚。

制度体系建设日渐完善

南水北调从建设期转入运行期,许多制度都是根据建设期的特点制定,因此存在与运行管理不适用的情况,譬如以前的维护项目验收都是参照建设期的规定,存在程序繁琐,内容要求不适用等现象,而经过这几年的修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维护体系,从维护要求、维护标准、验收程序及表格等方面予以明确,提高了维护效率,保证了维护质量。

同时,为了保证工程和人员安全,中线建管局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强化过程安全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和奖励力度,确保了人员、工程的安全,为南水北调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通过几年的现场调研、测算,中线建管局研究、制定了标准的工程量清单,并根据维护标准测算、制定了项目施工指导单价,从而为编制预算、规范合同工程量清单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精准定价的要求。同时中线建管局还制定了典型合同示范文本,用以规范合同用语,规避合同风险。

企业文化逐步形成

由建设期转入运行期后,中线建管局企业文化还未成型,经过这6年的培养和塑造,企业文化已逐步形成。远远看到的是南水北调的标识和利国利民的标语,走近可以看到绿色的隔离网、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宣传标语等特色的安全文化,进入渠道,人员统一工装,规范施工,按照规定的路线巡视、检查,及时上传发现的缺陷问题。

党支部和工会的活动氛围浓厚,经常举办篮球、足球赛,踢毽子比赛等,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又设有阅览室和文体室,阅览室里从政治理论、到专业知识、再到小说杂志等,种类齐全,有兴趣的还可以挥毫泼墨,一展风采;文体室中,可以锻炼你的耐力和速度,也可以通过斯诺克展现你的智慧与技术,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时间。

南水北调日新月异,创新发展永不止步,六载奋斗,南水北调正在不断蜕变,持续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作者:郝立健 编辑:张小俊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