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渠首分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纪实
为加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基础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2019年9月,根据中线建管局有关安排,渠首分局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
渠首分局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先进安全管理思想、方法与分局实际有机结合,必将有力推动辖区安全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分局把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列为全局重点工作,并努力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评审。
日前,水利部网站公布了第九批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单位名单,中线建管局顺利通过标准化验收,成为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单位。正是全体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高度重视,以及踏实的标准化创建工作作风确保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动态达标和年底的安全稳定。渠首分局作为中线建管局下属二级管理单位,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顺利通过4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输水考验,圆满承办白河倒虹吸工程大型防汛应急演练,陶岔电厂发电业务许可证办理完成,分局调度生产用房奠基开工,并获得了“《水安将军》安全生产知识趣味竞赛”集体奖。截止12月31日8时,实现安全运行2211天,累计调水351.74亿方,累计发电4.1962亿度等重要节点目标。这些都是渠首分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成绩,分局的安全生产工作自标准化创建以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认清难点找突破
如何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单位?渠首分局面临三个“难”:一个“难”,难在工程复杂、位置关键;另一个“难”,难在对各类安全行为的识别和管理;第三个“难”,难在可借鉴学习的先例较少。
的确,渠首分局作为中线工程的“水龙头”,工程地质复杂,深挖方、高填方、膨胀土渠段占比大,外部风险众多,除保障工程日常供水外还兼顾陶岔电厂发电职能,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范围广、工作量大,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分局的实际去潜心研究每一个跟安全生产相关的内容。
更需要注意的是,现地管理处维修养护项目多、项目施工工种多、外来务工及参观学习的人员多,如何规范这些方面的安全管理,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亟待考虑的问题。
难点就是重点。对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8个一级项目、28个二级项目和126个三级项目,渠首分局找优势、查不足,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初始状态评审报告》,拟定印发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目标、责任分工、任务分解、工作进度要求等,全面整改落后、不完善的项目。
狠抓细节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有了好的“态度”之后,渠首分局还不忘从“细节”入手,以实施方案为主线,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组织机构,开展了前期谋划、宣贯培训、初始状态评审、制定建设实施方案、管理文件修订、实施运行整改、单位自评、整改申报、机构评审、整改提高等一系列工作。
细化制度,完善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运行管理工作流程,理顺分局的安全网络脉络。在制度编写过程中,分局积极参与中线建管局管理文件制(修)订相关工作,前后共反馈意见、建议100余条,多项建议得到采纳。同时,牵头编制了《安全设施管理标准》《渠首分局运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渠首分局安全生产奖惩办法(试行)》等15项制度标准。这不仅是数字的变更,背后更多的是分局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自我革新。“以前规章制度不完善,部分工作凭经验,现在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和相关标准来做,可以杜绝违规操作,避免事故发生。”王海龙感慨道:“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不是可以突击来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最大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单位,更是我们自己。”
细化管理,分局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要求,有计划地对高填方、深挖方、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等工程及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养护与维修,提高工程运用的可靠性。现地管理处结合“两个所有”整合出台工程管理主要业务精细化指导手册,不仅仅是细化设备设施的操作、管理条款,更多的是揭示设备安全状态、人员安全保障,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管理规程、事件处理流程,让职工做到一目了然,即使是新职工也能对照参与管理。
细化排查,分局把隐患排查治理列入日常检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认真开展临水作业、交通、用电及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等活动,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整改率达100%。“在全国两会、大流量输水等重要时段和特殊时期,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各专业增加相应巡逻和巡查频次,加强应急保障,确保了工程安全平稳运行。”现场安全员周超讲道。
细化考核,分局形成了一整套安全考核机制,定期对责任目标、教育培训、项目实施、相关方监管等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励绩效、评先评优相结合,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主动性、积极性。
以人为本促安全
新《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这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转变在细微处,在点滴间,也在渠首分局职工的眼中。
“一年来,分局的安全生产氛围特别浓厚,安全生产月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大伙儿都积极参与主题宣讲、征文、安全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我前前后后参加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应急预案培训、消防知识培训等。”安全处职工李会军告诉笔者。
以人为本,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烈的安全意识不光可以促进人的安全状态,也同样促进设备的安全状态。集中培训、短信警句、案例分析、资料导读、QQ群、微信群、腾讯视频……特别是疫情期间,渠首分局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培训了2092人次,建立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档案224份,让安全的意识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滴撒在每一个职工的心头,一批职工是安全管理科班出身,成为了所在处室的安全员,全程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李会军就是其中的一员。
“以人为本”还代表着更加人性化的安全管理。中线建管局聘请具有资质的职业病评估机构,对全局范围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噪音、高温等进行了排查检测,渠首分局依据评估结果,对接触人员进行体检,开展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改进机组运行检查流程,减少接触时间。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告知有可能接触岗位职工,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这些举措获得了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
对参与维修养护的外来务工人员,渠首分局也积极将他们的安全纳入到管理体系中来,一方面加强对各类工程施工的技术交底,强化文明工地要求,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充分尊重每一名劳动者,尽可能给他们解决好生活生产实际问题,提供方便,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全力保障在现场施工期间的安全。同样,外来参观学习的人员,一进入管理区域就自动成为现地管理处安全管理的一环,与之对应的是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的创建历程,让渠首分局的安全生产从以往被动式、碎片化的管理转向了有序、规范化的目标管理。中线建管局按照现代化目标规划总体要求,制定了《安全生产工作规划(2020—2024)》和《安全文化总体规划及实施计划方案》,确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中长期战略目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安全生产规划的一年,渠首分局将继续深入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促进标准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在中线渠首落地生根。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项工作是一场持久战,绝不在朝夕之间,标准化建设永远在路上。”渠首分局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有关负责人说,“渠首分局正进一步把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贯穿于水利现代化目标建设中去,根植于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中去,持续改进,确保一渠清水安澜北上,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