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
于合群:全面建设“高标准样板”
时间:2021-02-11

2月9日,我局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局长于合群作了题为《践行总基调,筑牢生命线,加快新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中线事业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于合群强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我们的改革年、起步年。在此历史节点,全面做好中线工程安稳供水和改革发展工作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2021年中线建管局各项工作要上水平,提升管理能力,全面建设“高标准样板”。

——持续推进“两个所有”。进一步固化机制,推动“两个所有”向纵深发展,从排查表面问题过渡到排查深层次问题,从发现问题延伸到分析预判问题,从被动整改问题发展到主动预防处置问题。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日常、专项检查的基础上,选取16个管理处开展驻点监督检查;通过视频飞检、暗访、夜查等方式,丰富检查手段;“两期五节”和国家重大活动期间对加固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全面深化“双精维护”。按照“高标准样板工程”定位,持续深化完善“双精维护”工作体系,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让“双精维护”理念入脑入心。按照“保基本、保必须、保安全”的原则,统筹谋划2021年预算工作,明确运行维护项目方案编制单位和责任人,压实各方责任,严格组织申报预算审核,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实现“量”的精准;通过编制定额,实现“价”的精准;宣贯考核办法,开展管理培训,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实现“资金监管”的精准;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季度、年度工作总结制度,通过加强对维修养护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管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对维修养护工作“过程监管”的精准。组织开展“工匠杯”技能比武大赛,筛选出优秀技术工人和施工班组充实到技术工人人才库,通过修改完善维护合同条款,推荐维护单位优先聘用,把沿线高水平技术工人“选出来、留得住、干得稳”,从关键要素入手提升工程运维能力。

——继续严抓“逢事必审”。全面实施内部审计,对局机关、各直属单位实施年度例行审计,对雄安调蓄库工程等后续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审计,实施直属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常态化开展巡查审计和重点项目跟踪审计,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紧盯热点、难点,加大过程审计力度,严格落实审计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有序推进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开展中线运行管理现状标准化体系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编制2021-2025年标准化建设五年规划;进一步组织协调标准化闸站、中控室、水质自动监测站创优争先活动和标准化渠道推广工作;巩固、提升运行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创建成果,指导子公司编制达标创建方案,对创建过程进行指导,协调评审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加快打造“智慧中线”。有序组织智慧中线规划实施,加快系统融合和数据共享。推进试点管理处全场景视频智能分析应用,组织全局视频会议系统扩容升级改造和计算存储资源扩容,进一步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展国产化替代研究评估工作,以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为抓手,进一步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护体系,提升网络安全能力。建立健全数据管理体系,理清数据资源目录,持续推进数据治理工作。

——统筹抓好建设收尾。进一步加强建设收尾的组织领导,梳理解决制约问题,盯紧穿黄孤柏嘴、北京工程管理专题两项尾工建设进度,定期召开建设进度协调会,建立月报制度。持续加压,确保完成年度项目法人验收、档案验收和完工财务决算任务。做好跨设计单元工程调剂使用投资、基本预备费使用方案的报批或报备工作,为竣工决算编制创造条件;开展部分设计单元投资控制资料汇编及投资总结工作,为竣工验收和国家审计奠定基础。组织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实训项目和科技教育实验项目施工工作,继续推进北京分局工程管理专题和渠首分局调度生产大楼建设,统筹推进管理处职工公寓建设。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发证工作,保障我局合法土地权益,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树立“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强化大局意识,更好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建立完善“一办三督五查”督查督办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OA系统,着力做好后勤保障,强化诉讼管理与法律风险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控制一般性支出,2021年度非工资性管理费用预算在近三年平均数基础上压减15%,日常维修养护费用在2020年的基础上压减7%。全力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教育,以中央媒体、地方媒体、自由媒体为依托,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南水北调故事;统筹做好“十四五”开局重大主题报道,紧紧围绕南水北调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南水北调公民大讲堂活动,做精传统媒体,做细新媒体;进一步完善中线建管局舆情处置实施方案,修订南水北调中线舆情应急预案,及时处置负面舆情,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