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行动吧,青年

时间:2021-05-12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焦作管理处
【 字体:

建设期部分技术骨干合影

建设期部分技术骨干合影

我们27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呢?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忙着工作,可能和朋友喝着奶茶看着电影,可能和家人齐聚一堂言笑晏晏,可能和相爱的人在逛公园……但在1921年7月,一群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却秘密地干了件影响中国命运的大事,他们代表当时中国仅有的50多名党员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毛泽东28岁,王尽美23岁,陈潭秋25岁,邓恩铭20岁,刘仁静19岁......这些人放到今天,有些可能还没有从大学毕业,有些也只不过刚毕业几年。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从1927年3月到中共六大,短短15个月,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的有30多万,在监禁的有4600多人。党员的数量从1927年5月时的57967人,下降到11月时的17650人,减员幅度近70%。28岁的夏明翰烈士英勇就义时说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红军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均不到30岁。从江西出发的时候10万人,到达陕北的时候只剩1万人。

八年全面抗战,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人员损失共584267人。著名烈士刘胡兰牺牲时只有15岁。

历史的对照

历史的对照

但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些年轻人建立的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过十四年艰苦抗战,打败了日寇,取得了民族独立。正是这些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中国青年,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青年才俊响应党的号召,牺牲个人发展和利益,不惜一切回到新中国的怀抱,用毕生精力助力祖国发展。弹指一挥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今天,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手中。

南水北调工程,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中线工程2003年12月30日开工,2014年12月12日通水运行。老一辈调水人为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把营地设置在荒郊野外、工程一线。不惧生活、工作和心理上的困难,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克服了多项工程难题,高质量如期完成了工程建设。当初的他们也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年轻人。工程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世界第一渡槽”——沙河渡槽,世界最大的“U”型渡槽——湍河渡槽,国内最深的调水竖井——中线穿黄工程竖井,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中线穿黄工程隧洞,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当时前辈在进行穿黄隧洞掘进时,自学自练带压进仓更换刀具,隧洞中环境十分恶劣,但他们不畏艰辛,保证完成。节约了外汇,加快了工程进度;焦作城区段翁涧河倒虹吸建设过程中,通过多方努力沟通协调、设计师加班加点实地勘探、精密设计,解决了新月铁路、城际铁路、倒虹吸管理段三座功能性建筑物交叉的施工难题。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是青春的奉献与热血的见证,而当年的技术骨干现在也已成长为各单位、各部门的中流砥柱,站在巨人的肩头,我们继续着前进的道路。

中线工程通水后,中线建管局实施了多项举措来进行发展改革:2015年全面整治;2016年标准化;2017年规范化建设措施;2018年“一专多能”和“两个所有”;2019年全员调度值班、绩效改革、机构调整;2020年“双精维护”“逢事必审”;每一项都少不了技术骨干与新青年的思想融合。

青年党员马成杰夜雨中检查防汛渠道重点防汛部位

青年党员马成杰夜雨中检查防汛渠道重点防汛部位

从运行以来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中线建管局一直在努力前进着,全体干部职工也不遗余力地奉献着。还记得2020年初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因正值新年、事发突然、人手不足,家远在天津的焦作管理处负责人无法与家人团员欢聚,坚守工程一线月余,带领还留在焦作的十几名员工时刻坚守,每天准时上班打卡。大家都在家里封闭隔离的时候,他正在管理处的安防视频前查看渠道水情信息。他曾说过:“正因为疫情关键期,我们身处中线要地,才更要绷紧心里的弦,不能掉链子啊。”事后我也采访过他,在管理处坚守的时候想家吗?他神情骤然悲伤说着:“咋能不想呢,还从来没有和家人孩子分开这么久。当初每天都要跟孩子视频,孩子虽小但真的太懂事了,我作为父亲真的觉得愧对他,给他陪伴的时间太少了。”作为青年党员,他将青春时间都奉献在了这北上之河,以身作则,与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水利部李国英部长在2021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时提出“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的运行管理要求。目前正在开展的巡视整改“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在南水北调“大国重器”的认识和责任担当方面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每项历史使命的完成都具有其独特的困难,但相同的是唯有激扬的青春、奋斗的力量是不变的旋律。焦作管理处防汛专员马成杰作为管理处青年党员代表,刚接手防汛专业时,也曾迷茫无助过。但身为党员的他,不抛弃不放弃,经历了一次次河道现场查勘、水库地点摸排、仓库物资查验等一系列的工作后,越挫越勇。因之前从未接触过此专业知识,经历了一次次跌倒重来后,他仍奋力争先,怒放异彩。90后的他前两年刚拥有自己的小家和可爱的孩子。但汛期的一次次预警警报,让他不得不离开家的温柔乡,身穿雨衣胶鞋做铠甲,雨伞则是它的武器,前进在查看防汛风险点的雨幕中。那时,他的心中,装的不仅仅是温暖幸福的小家,还有团结一致的南水北调大家!

青年人是需要血性的。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是行尸走肉,一个空有理想没有信念的人会变得懦弱和投机,而既有思想和信念不付诸行动的人也只能是空想家。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既是南水北调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

所有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保家卫国而牺牲的革命志士,所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做出贡献的老前辈,有我们在,有五四精神在,这盛世,如你所愿!

作者:翟会见 吕丹阳 编辑:张小俊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