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退水闸开启生态补水模式
清河退水闸生态补水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工作安排,进入5月份后,清河退水闸由常态化分水模式调整为生态补水模式。这也是自2018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次实施生态补水以来,清河退水闸第四个年头启动生态补水模式。
清河退水闸位于南水北调方城管理处辖区内,退水闸长15米,闸孔宽5米,设计退水流量165立方米每秒。生态补水进入清河后,汇入潘河河道,流经社旗县、唐河县境内,最终汇入唐白河。据了解,此次生态补水流量为2立方米每秒,日补水量约17.28万立方米。截至目前,通过清河退水闸向方城县区域开展生态补水已累计1.3907亿立方米,而且补水量将持续增大。通过此次补水,将有助于缓解河道沿线夏种灌溉的用水需求,同时也将对流经河道的水体进行置换,有效地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升了社旗县、唐河县城区的生态环境,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
清河退水闸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54座退水闸之一,这些退水闸的设计初衷是作为应急退水,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它们新功能——生态补水。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生态补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思路的具体行动和举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设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的同时,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作者:李佳良/文 李强胜/图 编辑:张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