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我来自豫东平原的一个小村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三亩果园曾是我家的全部经济来源。尽管兄妹多,生活贫寒,但父母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在同龄人纷纷辍学的情况下,他们始终坚持我们的学业。在全家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三位大学生,目前我们已结婚生子,拥有幸福的小家庭。父母虽未给我们带来经济基础,却给了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勤劳勇敢、努力奋斗。
在大学校园里,我和老公相识、相知到相爱,相似的家庭背景铸就我们共同的人生理念——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我们选择了“裸婚”。十余年间,通过不断努力,我们从挤20平米职工宿舍到租赁农村小院再到市区购置楼房,并有了两位聪明可爱的儿子,生活发生质的飞跃。
多年来,我们一直过着“多城生活”。我带大儿子居住在温县,工作的同时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作业,老公独居煤矿,两位老人和小儿子在老家。老公是煤矿一线技术人员,即使工作繁重,我们每天也会通电话,相互了解孩子学习、工作状态、生活情况,相互关心和鼓励。
幸福生活更离不开老人的帮衬。公公是一位退伍军人,曾是南海舰队的报务员,参加了西沙119海战,并多次获得嘉奖。退伍后,为不给国家添麻烦,他婉拒工作安排,回家务农。
长年来,由于工作原因,公婆背井离乡随我们辗转多地,照顾我们的起居饮食。现今公公已70多岁,不仅要照顾长年患有抑郁症的婆婆,还要帮忙照顾年幼的孩子,寒暑假期间,为不耽误我们上班,他把两个孩子都带回老家。即使婆婆病情严重住院时,他也催促我们回到工作岗位,他来陪护,他总是说:“你们夫妻俩主外,你们的工作是咱们家的经济来源,我主内,做好你们的后勤保障,生活需要咱们一家人共同努力。”在公公的生活里,没有公园的广场舞,也没有棋牌室的象棋,更多的是菜市场的蔬菜水果和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也只有节假日,不是特别忙的时候,我和老公才能回家团圆,暂时减轻他的负担。老人给我们最多的是支持和理解,而我们只有把愧疚和感激留给老人。
公公那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并渗透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他的付出和鼓励才使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全力以赴,我多次获得了中线局年度优秀员工、优秀党员示范岗、优秀党务工作者、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我老公也多次获得单位年度优秀员工、岗位能手、技术标兵等荣誉,我想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们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背后老人辛苦付出的回报,功勋章是我们一家人共同奋斗得来的。
生活中有柴米油盐,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也有阳光彩虹,风风雨雨由我们共同承担,幸福美好我们共同期待。因为我们坚信,艰苦奋斗的今天,会换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上一篇: 安全的一天,责任在心间
- 下一篇: 关于北调,关于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