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一泓丹江水,承载南北情

时间:2021-07-05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安阳管理处(穿漳管理处)
【 字体:

人类亲水,自古皆然。当苏轼在黄州江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时候,应该很难想到九百多年后,滚滚东流的大江,竟然会分流向北,穿越重重天堑,跨过道道鸿沟,伸出长长的臂膀,不舍昼夜一路欢歌,奔向北方。

从丹江口水库到北京密云水库,在中国的版图上,一条行走的绿色走廊、一条维系华北发展的生命血脉,从此贯通南北。从南到北,同饮一江水。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集体意识形态的一次集中体现,是大国崛起在当下书写的天河奔流。

走在渠道上,看到地上这条年轻的“天河”,不禁感叹当时建这条“天河”的建设者。十余载征程,远离家乡,天各一方,经历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渠道中、渡槽旁、昼夜轰鸣的搅拌台,轮盘飞转的衬砌机,混凝土浇筑的隆隆声及机器的轰鸣声,合奏出一曲别样的“工地交响乐”。他们骨血砌入千里长渠,灵魂融入汤汤江水,他们见证了一座座建筑物拔地而起,见证了这条巨龙在中华大地蜿蜒生辉。

故土难离,故乡情深。为了南水北调建设而不得不搬迁的移民心中是多么舍不得他们的故乡啊!那里是他们的根。特别是对于生活在那里的长辈而言,几辈人的生活记忆全在那里。可是他们为给遥远的北方输送这一泓丹江水,怀着那颗滚烫却冷静的奉献之心,远离故乡,不复再见。他们是当今最可爱最可敬的人啊。丹江有意化作泪,天河有情起歌声,它让无数人心血汇聚,见证了那真爱的执着!

工程建设的“险”和“辛”、移民搬迁的“情”和“痛”,都让吾等小辈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肃然起敬,对为此而不得不离开故土的移民由衷敬佩。饮水思源,心怀感恩,我们应记住那水、那路、那些人。作为新一代的运行管理者,精心守护好这条“生命血脉”,我们责无旁贷!

作者:侯聪毅 编辑:张小俊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