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有我】我拿什么奉献给你——南水北调中线鹤壁段防汛风险点雨中夜巡纪实
7月11日19时27分,因暴风雨袭击,京广高铁晚点,我抵达鹤壁东站时,与第一波强降雨擦肩而过。
中线建管局河南分局鹤壁管理处负责人蔡广智告诉我,17时左右,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党组书记李开杰检查完刘庄沟左排防汛风险点后,想到盖族沟渡槽,但强降雨使必经之地铁路涵洞积水过深无法通行,他不得不放弃计划。
中线一期工程鹤壁段全长约31公里,向安阳市、濮阳市和鹤壁市三个地方分水,地位十分特殊。天气预报显示,23点半至次日凌晨1点,鹤壁市境内还将有一波强降雨过程。
作为供水生命线,中线一期工程防汛安全事关人民福祉,决不能有任何闪失。经过排查,鹤壁段确定了3个防汛风险点:刘庄沟倒虹吸、盖族沟渡槽和淇河倒虹吸。汛前,鹤壁市水利部门动了真格,刘庄沟左排建筑物上游河道因洗砂厂尾渣形成的淤堵基本上消除。
“7月11日15时57分,鹤壁市气象局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按照河南分局要求,管理处全体员工提前12小时完成集结,严阵以待。”综合科负责人王颂说,作为红线内的安全管理主体,他们高度警惕,严格落实防汛应急预案,提前派驻抢险队伍值守,加强雨前、雨中、雨后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
窗外的雨时断时续,离第二波强降雨还有3个多小时,我决定参与雨中巡查,一是记录基层南水北调人在防汛关键时期的表现。二是共同感受肩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那份确保工程运行安全沉甸甸的责任。
本色
7月11日23时10分,我与第二巡查分队在管理处汇合。
第二巡查分队由鹤壁管理处主任工程师郭宏军带队,队员有工程科翟会朝,综合科王颂、卞红鹏、陈玥瑶,调度科丁志广,安全科许正周,还有司机夏明埔和王俊杰。
“雨中巡查突发情况多,防汛风险点危险系数高。洪水一旦进出不畅,洪水入渠的风险将大大增加。”郭宏军没有想到,听说要去巡查防汛风险点,大家踊跃报名。
刘庄沟左排建筑物距离管理处约20公里,是最远的一处防汛风险点。此时,夜幕低沉,乌云卷舒。两部商务汽车沿着107国道前行。天空中不时有一道闪电划过,大地上的树木、房屋在那一刻变得异常清晰。短暂的安静后,雷声自远而近,滚滚而来。雨还不大,时有时无。已是深夜,道路积水多,旁边不时有卡车呼啸而过,溅起串串水花。
在十字路口等待间隙,两部汽车一前一后,前车尾灯闪烁,映照出巡查分队彼此依靠、坚定向前的决心。
23时35分,雨点突然密集起来,打在车窗挡风玻璃上噼啪作响。天气预报所言不虚,雨点很快由点成线,车窗外水雾迷漫,司机虽然加大了雨刷器档位,仍然被流动的水幕影响视线。“离刘庄沟还有多远?”我感觉路程遥远,时间变得格外漫长。
“快了。这雨太大了。”王颂嘱咐司机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汛风险点巡查哪些内容?王颂说:“一查驻守人员在不在岗,抢险设备能不能用。二查上下游来水情况,左排建筑物过流是否顺畅。”
“你先换上雨衣。应该很快就到。”我接过雨衣,在车内穿戴完毕。打开车门的一瞬,风雨扑面而来。我发现,雨衣竟然可以御寒,尤其在这无边无际重重叠叠的雨幕之中。
郭宏军已经大步流星走在了前面。
进入跨渠桥梁时,需要打开两道防护门。平时用手机软件开启的智慧锁具,在暴雨中成为烫手的山芋。手机怕水,操作时需要两只手配合。王颂和卞红鹏冲出去,打伞掩护智慧开锁。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翟玉明是鹤壁管理处2021年土建维护项目驻点值守的负责人。他皮肤黝黑,人却精神抖擞,10个伙伴被分为两组,轮流值守。简易帐篷白天遮阳,倾盆大雨之下,有点弱不禁风,四处漏水。“还好风不大,总算有个避雨的地方。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松懈,每两小时观察刘庄沟左排建筑物水情一次。”翟玉明顾不上雨鞋已经进水,“机械设备都加满了油,发动试了几次,没有问题。一旦出现险情,可随时投入抢险。”
郭宏军和队员们持手电排查了刘庄沟左排倒虹吸上下游。手电的光束在夜空中显得凌乱,雨却越下越大,经过排查,左排建筑物过水顺畅,没有异常。向翟玉明嘱咐几句后,郭宏军脱掉雨鞋,把里面的积水倒出来,重新穿上,准备前往盖族沟渡槽风险点。
尽责
我们走出没有多远,中线保安公司的一辆巡逻车迎面而来。郭宏军介绍说,巡逻小组一般为3人,夜巡两次。带队的冯广林与我们打了个招呼,“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全加固期间,巡逻由每日三次加密到四次。主要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渠道,监督施工人员是否做好安全防护,检查隔离围网是否破损,也关注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保安人员一般都来自当地县城,熟悉周围情况。
巡逻车上,我看到各类专业工具和救生设备。队员贾林说:“如果发现围网坏了,我们就临时修补一下。夏天傍晚,家长会带孩子到跨渠桥上散步。玩水是孩子的天性,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现意外。我们主要是做好宣传和提醒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和避免各种意外发生。”
车窗外,大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车内灯光昏暗,保安人员看上去却一个个年轻英俊。平时工作内容重复琐碎,青年人能否一直坚持下去?我略带担忧。冯广林说:“工作虽然枯燥,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但南水北调是国家工程,我们是在守护生命线,家人都习惯了喝甘甜的南水,内心感觉还是挺自豪的。”
一个炸雷在耳边响起,雨水顺着风势,隔着雨衣往脖缝里钻。冯广林认为,无论前方道路多么危险,他必须闯过去,“和渠道一起平安成长,工程安全运行,我们其实非常高兴和知足。”
队员中,25岁的陈玥瑶是唯一的女性。她前年入职南水北调,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管理处是个多面手。王颂介绍道:“陈玥瑶在综合科工作,负责管理处财务、工会等工作,平日里负责大家日常报销,经常加班到深夜。她还是防汛物资管理员,出库入库登记造册,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大雨中,陈玥瑶拿着手电,身穿雨衣,像男孩子一样,一点点巡查。白天,在刘庄沟巡查时,需要用彩条布盖住电缆沟,不让雨水浸泡到电缆。在来回奔跑中,她的胶鞋打滑,踩到了淤泥里,脚没有来得及拔出,重重摔了一跤。
晚上再到刘庄沟夜巡,她已经老道了许多,不时提醒大家安全注意事项。“虽然我是新员工,却是一名老党员。”陈玥瑶言语里颇为骄傲,“我在大二时入党,我清楚肩上的责任是什么!”
“我并不习惯大家异样的目光,他们有的想当然地认为我们这一代太年轻,没有吃过苦,过得安逸。”在这种持怀疑的态度面前,陈玥瑶的倔强性格流露了出来,“其实真遇到重大事情,我敢保证我第一个冲上去。”
她说到做到。晚上巡查,她其实可以不去,但还是坚定地换上了雨衣雨鞋。生于安阳滑县,工作踏实,积极肯干,这是郭宏军对陈玥瑶的评价。
“我们年轻人还是很有希望的。”近视镜片下,陈玥瑶的一双眼睛在凌晨1时仍炯炯有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天安门前,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代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那8字誓词,至今鼓舞着我!”
12日1时10分,车往回返。车外的雨柱已经全面开花。来时顺畅的道路,积水严重,波涛汹涌,深不可测。司机王俊杰全神贯注,不时挑选可以绕路的近道。
家在淇县毕业于焦作大学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年轻人虽然26岁,驾龄却已8年。面对强降雨,虽然在自己最熟悉的地盘上开车,他也小心翼翼。
“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求稳不求快,把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是我的职责。”王俊杰说,“今天一天巡查了两次。晚上路况差,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必须集中精力,确保行车安全。”
“平日里守着一渠清水,看车窗外鸟儿飞翔,田地上绿树成荫,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开车虽然身体累些,但可以和家人在一起。”
无眠
12日1时25分,郭宏军抵达盖族沟渡槽。渡槽下水流湍急,已经形成一米多深的洪峰。郭宏军说:“过去,盖族沟是一条排污通道,渡槽下游与京广铁路交叉,而渡槽涵洞过水能力有限。一旦外水大于过流能力,就会翻槽入渠,威胁水质安全。今年情况好多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清理了河道,工业园区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但防汛压力并没有完全消除,还需要及时跟踪。”
12日1时40分,巡查分队的汽车驶过最艰难的积水路段,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卞红鹏悄悄给爱人发了一个语音短信:“即将平安返回管理处,你和孩子好好休息!”
12日2时,陈玥瑶刚到达管理处,她妈妈的电话已经追了过来:“雨还下不下,你们安全了吗?怎么也不回电话?”语气焦急。
“雨已经不下了,我们已经到达管理处了。你们真是的,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啊!”陈玥瑶一副埋怨的表情。挂完电话,她的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这个夜晚,岂止是南水北调人无眠,强降雨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每个南水北调运行管理者的亲人那里扎了根,在所有关心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运行安全的人心里长了草。
7月12日下午,河南省气象局发布消息,黄河以北24小时内降雨量城市中,鹤壁高达213毫米。随着强降雨过程逐步消散,橙色预警解除。南水北调中线鹤壁段工程安然无恙。
7月10日是周六,蔡广智听说天津上大学的女儿放假回家,他便请假提前回到郑州的家,准备做顿拿手饭菜庆贺一家人团圆。当天下午,河南分局发出“全员集结待命”的通知,他放下切菜刀,从厨房急匆匆赶回鹤壁管理处。
司机王俊杰第二天告诉我,昨天夜里,爱人一直没有睡觉,担心他的安全却又不敢打电话,知道他在开车,知道他在雨中奔波,知道他不能也不会接电话。7月12日2时45分,他到达管理处,把车停好后,熄火,摇上车窗玻璃,赶紧掏出手机,向爱人报了个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