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万强的二十四小时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苏万强的二十四小时

时间:2021-07-24       文章来源:穿黄管理处
【 字体:

“爸爸,家里停水了,爷爷出去买吃的了。”这是苏万强的大女儿苏子玥在一大早视频里带着哭腔说的,显然六岁的她还没习惯独自在家,何况还要照顾不到三岁的妹妹。

他的妻子供职于污水处理厂,一个在郑州最西的上街,一个在郑州最东的中牟,一个在保障供应水源,一个在水处理的末端,只剩下苏万强年逾古稀的父亲,在市区家里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

苏万强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穿黄管理处安全科的职工,也是今年新接收的预备党员,他在穿黄工程上已经整整鏖战了72个小时。作为供水生命线,中线一期工程防汛安全事关人民福祉,穿黄工程作为中线的“咽喉工程”,绝不容许有丝毫闪失。穿黄管理处全员到岗,在黄河边上,守护着这一控制性工程的安全,虽然无防汛风险点,但工程所在地的南岸为工程深挖方,多达五级边坡,持久性的降雨冲刷护坡让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北岸为半挖半填和填方渠段,因为靠着新老蟒河两条河流,跟沁河也是“一步之遥”,区域性的强降雨让北岸所在区域内的河流都面临河水猛涨泄洪的压力。

7月20日早上5时20分,“万强,赶紧准备出发。”接到管理处负责人的电话,苏万强穿好了雨裤,拿了雨衣边披着边往雨里冲,上一波巡查是夜里将近1时,这是夜巡的第二轮,天刚蒙蒙亮,在南岸的120路上可以看到多级边坡的情况,一般都在这里先巡查一圈看有没有边坡滑塌的地方,再上各级平台检查排水沟是否有淤堵和冲坑等问题。24小时的降雨量两百多毫米,已经达到大暴雨的级别,各级边坡的土体已经像海绵一样,吸足了排水沟没有排走的水,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高一级的边坡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小险情。

没来得及吃早饭,苏万强就开始着急先期处置险情,工作上他是一个十足较真的人,在去往仓库的路上念叨着得用多少彩条布,多少编织袋,还得有多少把铁锨,多少捆扎带,一边盘算着用的物资,还想着要维护队伍多少个工人才能搞定,到了仓库,风一般的到了库管跟前,把要的物资一股脑说了一遍,他的语速一直很快,以至于库管要确认两次才开始出库这些物资。趁着库管和司机师傅装运物资的时候,他又开始联系维护队伍的负责人,要求追加人手。“老李,一定多来点年轻力壮的,下雨天湿滑活不好干”。

领用了物资赶到了险情所处的位置,看到工人也带着工具来到了现场,苏万强像将要攻城拔寨的将军,豆子大的雨滴掩不住他脸上坚毅的微笑,作为安全科的得力干将,自然少不了先给工人们来个安全交底,把边坡作业的注意事项叮嘱了一番后,又开始“技术交底”,彩条布的角怎么打结绑住沙袋不容易脱开,两条彩条布的搭接宽度,沙袋压重的摆放,都一一讲解了一番,除了语速快他还是个大嗓门,一句句话刺破雨幕在工人耳蜗中不断回响。在大雨中干活比想象中困难,视线受限,取土装袋泥水太多,十几米高的彩条布借着风力完全无视压着边角的沙袋,一再跟苏万强和工人们较劲,在每小时降雨量都将近18毫米的暴雨里,他整整带着工人们覆盖到将近天黑。

图片9

检查排水沟

回到办公楼,浑身湿透的他才想到这几天的湿衣服都没来得及洗,已经无衣服可换,四处凑了一身衣服后,赶忙把湿衣物都放到烘干柜里烘干。防汛关键期,管理处每天晚上会商雨情、工情,沟通下白天巡查和处理中出现的问题,苏万强在食堂坐了5分钟,吃完了一天的饭量,匆忙赶到了会议室。

夜色降临,雨线稍微稀疏了一些,全体人员开了个小会,安排了夜巡的任务和分组,我和苏万强一组,巡视河沟北桥到石化路桥左岸的130平台,等车间隙,他拿出手机在雨中迅速浏览了一遍白天各位同事发到群里的问题图片,想对今晚巡视的线路有个清晰的认识,先是确定了最上级边坡滑塌的位置和程度,又了解了130平台上排水沟各个排水沟的疏通程度,“存住气,做好准备,不要盲目的战斗”,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车上匆忙带好了头灯,拧了拧铁锨的柄看是不是结实,又倒了倒雨鞋里的水,再穿鞋子时唏嘘的声音“暴露”了他脚上的伤势,白天走完的29000步,几乎每一步都是雨鞋踩在泥泞里,脚踩在雨鞋的水里。一番颠簸到了河沟北桥,刚刚稀疏的雨线骤然加密,我们顺着排水沟的台阶拾级而下,他一再叮嘱我慢一点扶好手边的浆砌石。

巡查一直到将近夜里十二点,苏万强才回到餐厅,刚坐下准备吃夜宵,大女儿又打来了视频电话“爸爸,家里停水了,爷爷准备了一点水,应该不够用,我明天可以去门口小超市买点水,但我还是喜欢喝你守护的南水,你在单位一定要注意安全,也要叮嘱妈妈保护好自己。”他的女儿,好像一天之间长大了。

图片10

铺设彩条布


作者: 钞向伟 编辑:张小俊

模板/data/web/wwwroot_release/nsbd_news/ template daohang.template.html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