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有我】“战地”餐食分外香
“马处,现场差不多了吧,你们几个抓紧回来吃饭吧。”“稍等一会,这边告一段落就回去。”
7月20日23:40,丈八沟倒虹吸出口大雨仍在继续,河南分局航空港区管理处现场处置一组成员聚集在丈八沟倒虹吸左岸出口沿渠路上进行应急处理,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我再次拨通现场处置一组组长马胜利的电话,这已经是催吃晚餐的第三通电话了,但收到的回复却依旧如此。直到凌晨00:24,现场处置组成员才交替回到临时“餐厅”就餐。这样的后勤保障工作“困难”在这短暂的三天里却是常态。
自18日集结的冲锋号吹起后,管理处职工都打起十分的精神,左排过流情况、截流沟清理、排水沟疏通……大家不等不靠,按照碰头会分工安排,紧张为有序地开展各类现场工作。除了现场紧张的工作外,大家短暂碰面的话题圈也变成了“无雨不欢”——不是责任段巡查情况就是中线天气预报情况分析现场哪里需要多加关注。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后勤保障组为让大家吃得舒心一些,同时又能到管理处进行短暂的休整,决定将一日三餐变为一日四餐,但这样的“幸福时光”并没有按计划路线走下去。19日午餐过后,也就是集结后在管理处仅吃了一顿宵夜和两顿正餐后,回管理处餐厅就餐就被现场的严峻形势和耽误时间为由转战到了工程现场。随着雨势的增大,再寻常不过的日常就餐在这里需要三催四叫才能完成。
工地现场,车辆后备箱内、泵站走廊下、建筑物雨棚下、工程应急处置现场、闸站楼道里等等,但凡能遮点雨的地方都是他们的餐桌,等他们吃的时候,热腾腾的饭菜早已冷却。每当看到他们三三两两疲惫地走过来时,作为后勤组成员的我恨不得能有一支魔法棒,将饭菜加热,让他们吃得舒心一些。尽管饭菜早已冰凉,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他们不仅吃得香,而且还吃得快。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去现场巡视,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南水北调人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职责与担当。
“今天我才发现,原来米饭这么好吃。”“这碗面条来得正是时候。”“不是你打电话我都忘记还有吃饭这回事呢?”“看到饭菜的瞬间肚子真的饿了。”“工地现场也能吃到这样的‘满汉全席’已经很满足了。”......面对着平常不能再平常的餐食,他们却称赞不已。我知道,他们是真的累了,但他们却没人喊累,他们用行动在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竖起防汛人墙。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中线工程往日的平静,大家摇身一变成为“绿巨人”“黄巨人”“蓝巨人”(各种雨衣的颜色),但不论身着何种颜色雨衣,无论身处何种艰难的险境,身后的“中国南水北调”依旧光亮夺目。工地现场的他们分布在沿线不同责任段内,整日泡在工地现场,用尽全身的“超能力”,直面暴雨的考验;暴雨中大家不分你我、不论老幼,团结协作,分兵把守,处理了一次次险情,创造了一次次奇迹。正如航空港区管理处办公楼一进门展板上所说,“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
是呀,面对暴雨的考验,航空港区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用行动证明我们是一支团结的队伍,一支敢打敢拼敢奋战的队伍,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现如今,暴雨虽已褪去,但预警仍未解除,我们会拼尽全力继续做好防汛工作,全力保障航空港区段工程平稳运行。
21日,丈八沟河道出口处理完后,为方便观测现场水情,马胜利以河道出口栏杆为餐桌就餐,这顿饭用时5分钟。
21日,驻守丈八沟河道出口的庄超、冯道训在张庄镇街头,以后备箱为餐桌就餐,这顿饭用时7分钟。
21日,暴雨中铺设完2000平米彩条布后的陈凯歌与范龙涛,在泵站雨棚下吃午餐,这一天,陈凯歌吃完一碗面用时2分钟,范龙涛吃完一碗米饭用时4分钟。
21日凌晨,丈八沟倒虹吸出口渣土现场清理后,叶文栋走到闸室值班室内短暂的就餐,这顿饭用时6分钟。
21日,丈八沟倒虹吸出口清理若干车渣土后,高歌返回就餐点大口大口的吃饭,这顿饭用时约5分钟。
22日,雨后工程拉网式排查小组的“满汉全席”。
23日,雨后工程拉网式排查小组的以地为桌吃饭。
- 上一篇: 【防汛有我】苏万强的二十四小时
- 下一篇: 【防汛有我】又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