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防汛有我】闻“汛”而战——信息科技公司平顶山事业部党员防汛侧记

时间:2021-07-28       文章来源:信息科技公司平顶山事业部
【 字体:

7月20日晚,一场大暴雨席卷河南,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预警信息、中线建管局启动河南段防汛Ⅱ级响应,在此特殊时期,信息科技公司平顶山事业部各位党员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身先士卒防汛抗汛,带领事业部打赢了这场防汛攻坚战!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孙晓凯是平顶山事业部一名普通党员,同时也是一个刚满月女儿的父亲。7月20日18时,他刚刚结束了一天的运维工作,便接到指令在事业部待命。21日凌晨2时,他根据要求返回闸站支援一线。去往现场的路上,暴雨一直在下,即使雨刷已经开到最大,也必须趴在方向盘上才能勉强看清前方的路。到宝郏段1号强排泵站,由于各个退水闸均在退水,渠内水位急速下降,为防止泵井水位过高掀翻内衬板,孙晓凯撸起袖子和众运维人员开始抽泵井水,半个小时的抽水工作结束后,他又赶往宝郏段2号、3号强排泵站抽水。凌晨4时,在抽完3号强排泵站的积水以后,孙晓凯又赶往玉带河节制闸检查电缆沟积水情况,随后到北汝河退水闸查看人员值守情况。早上8时,他又到兰河节制闸和退水闸查看退水情况。早上10时,他又到沙河出口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下午5时40分,他终于回到了事业部。

孙晓凯的女儿才刚刚满月,他在凌晨才给家人打了一个简短的电话,做了简单的叮嘱。随后,他又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部的抗洪工作中。

一个党员,一盏明灯

张营立是平顶山事业部的一名闸站值守人员,也是平顶山事业部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在刚刚进入汛期时,事业部安全监测专业人手不够,他主动请缨,主动学习,包揽了澧河节制闸每日一次的雨量计注水工作。7月20日晚,他并未值班,但是保持着手机24小时畅通,时刻准备着在需要的时候奔赴闸站。第二天,他比平常交班时间早2个小时到达澧河闸站,询问前一晚的情况。时值大汛,闸站的巡视工作加密到每日4次,分别是早上6时、中午11时、傍晚6时、午夜12时。除规定时间外,张营立在其他时间也会去主动巡视设备,他巡视地非常细心,丝毫不会因为工作量增大而抱怨。7月23日,他闻到低压室有异味,伴有隐约的异响,在与管理处、事业部沟通后断电,经仔细查找,在开关柜里发现一只老鼠,排除了危险隐患。他是一盏明灯,有温暖人心、让人放心的力量,他一直在闸站里、在渠道边照着这一渠清水蜿蜒北行。

一个党员,一份奉献

李青松是平顶山事业部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同时也是事业部金结机电专业负责人,20日晚9时,李青松接收到事业部负责人指令在事业部待命,哪里需要就增援哪里。李青松的家在郑州,担心家中情况加上渠道情况紧张,他在事业部惴惴不安地无法安眠。第二天一早,他带着另一名运维人员到达兰河节制闸,替换前一晚应急抗汛值班的同事。由于前一晚的暴雨,路上到处是积水,有些路已经封堵,绕了好几次弯路,他们终于在中午抵达了兰河。细心的李青松还在事业部群里发布消息,标注哪些路已经走不通,减少大家绕弯路的时间。到达现场后,他马不停蹄地开展通信人手井抽水工作。此时天气阴晴不定,降雨量依旧不小,抽水几个小时就要开展一次,即使昨夜并没有休息好,他还是间隔3个小时准时抽水,防止光缆泡水损坏。

事业部原规定在抗汛特殊时期,增援现场人员暂驻扎闸站,24小时一换班,如有紧急情况可以立即处理。但是到了第二天换班的时候,他主动向事业部提出再驻扎一天,“我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现在人手紧缺,我在这里再驻扎一天,明天再安排人来替我吧!”闸站条件有限,被褥也不全,但是李青松以一名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抗汛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李青松总会戴上他的党徽,在抽水时、修闸门水封时、驻守休息时都不曾摘下,我们都知道,他不是戴给别人看的,而是戴给自己看的。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盏明灯、一份奉献。危难时方见情怀,风雨中彰显担当!



作者:范新宇 迟新雨 编辑:张小俊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