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有我】“7.20”暴雨亲历:那些弥散在骨子里的爱和担当
军营曾是我儿时的梦想,那一抹军绿、整齐划一的动作、令行禁止的作风曾无数次在我梦中萦绕。在成为一名调水人之后,儿时的梦想渐行渐远最后变成了遥不可及。但这些许的遗憾在应对“7.20”特大暴雨中慢慢被抚平。原来,做调水人也可以做出军人的感觉,也可以体会到同事之间那种似战友、似兄弟一样的真挚情感。尤其是当险情来临时那些跃出帐篷抱起砂袋奔赴出险点的身影,竟然也能像歌颂英雄的战斗片一样的让我热血沸腾。
集结号
7月19日,各级预警中所指的降雨如“约”而至。
下午五时,参加雨中巡查返回新郑管理处的李伟强刚刚换上干爽的衣服准备去餐厅吃饭,就听到手机里嘀嘀的信息声。
“全体人员检查装备,在管理处待命!”
李伟强下意识地按了一下手电筒的开关,还挺亮。这是他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手灯、头灯和充电宝用过随时就充上,衣服换下随手就洗上。这种性格和他常挂在嘴边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很相符,我以前还曾嘲笑他严重缺乏安全感,典型的“强迫症”,但这种习惯在紧急的时候让他更从容。
手机装进防雨袋、充电宝、头灯塞进小挎包,整理好装备他信心十足,这些足够用一个夜晚了。
就在李伟强收拾装备的时候,管理处厨房里物业负责人正在安排夜班餐:“天气预报今天晚上有特大暴雨,管理处的同志们需要坚守在一线,就是下冰雹我们也要把饭菜送到工作面不能让同志们饿肚子!”
物业负责人说这样命令似的工作安排,她从来都没有过。也许她是从这瓢泼大雨中嗅到了险情,也或许正是这恶劣的天气激发了她的斗志,毕竟女生也能撑起半边天,哪怕是暴雨天。
下午六时刚过,夜巡的三组同志已经消失在无边的雨幕里。
“现场的同志们可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啊。”在中控室负责防汛视频巡查的程伊文在职工群里发出提醒,今晚她坚守中控室负责用安防摄像头和工程防洪系统监控沿线雨情、汛情。
20时30分,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中控室的安静。
“全体职工立即集结,赶赴城李南右岸增援!”
“有险情了。”程伊文一边转过头给值班的同事说,一边用手机在群里发出集结指令,并电话通知到个人。
20时35分,管理处通勤车上已坐满了增援的人员。
“雨衣、雨鞋、手电筒、手机防水袋都准备好了吗?”
就在同志们相互提醒的时候车已经启动出发了,这一次大家都很准时。其实,同志们身在管理处心早就飞到了出险点,他们就等那声“集结号”来开启他们英雄时刻。
一张创可贴
如果说雨衣、雨鞋能为同志们遮风挡雨带来些许的温暖,那么创可贴带给同志们的不仅是伤痛的缓解,更有内心的温暖和感动。
刚到出险点同志们便投身到装砂袋、传砂袋、码砂袋的紧张工作中。
八米多高的边坡上,同志们接力把一袋袋几十斤重的砂袋传递到坡顶,他们要加高加固坡顶的防护堤。
“同志们看好脚下,不要滑倒。”崔金良一边指挥着码放砂袋,一边叮嘱同志们注意安全。可是雨太大了,就连他身边的同志都未必能听到。雨点密集的打在同志们的帽子上,就像在耳边擂响出击的战鼓一般,同志们传递砂袋也是那样富有节奏感,左边接右边递动作是那样的和谐、配合是那么默契。半个多小时不停歇的高强度作业竟然没有一个人喊累,就连患腰椎突出的李银业都不曾停下。崔金良说这是信仰的力量。
暴雨还在继续,防护堤随着暴雨一点一点的成长,变得更加强壮。
在帐篷下休整的间隙,段振振从衣兜掏出一张创可贴。他18日那天巡渠,滑倒擦破了手指,经雨水一泡,伤口疼得厉害。
“权召,来帮我照着点。”
说着,段振振把手电筒递给边身的张权召,就在张权召接手电筒的一瞬间,段振振看到张权召的手有一个伤口在流血。
“权召,你手受伤了!”
“哪里受伤了?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段振振用手电筒照向张权召受伤的那支手,血水和着雨水从手背流到手指缝里。
有同事拿来干净的纸巾递给张权召,段振振也把手里的创可贴递了过去。
“我不用,我这压根就不痛,擦破一点皮而已,还是你自己用吧。”张权召伸手把段振振的手拨到一边。
“我这是老伤了,几天了用不用都没事,还是你用吧,你这是新伤,贴上能预防感染。”段振振说着就把张权召那个受伤的手臂捉了过来,把创可贴贴在伤口上。
其实,旁边的我心知肚明,我知道振振的伤并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乐观,没有揭穿他的“谎言”不只是为了成全他的好意,而是那种战友、兄弟之间的感情让我感动,哽在喉咙中的“真相”已经不再重要。
事后才知道,那一晚的高强度作业,同志们手上都有伤,只是,那种紧张的环境下,伤痛带来的刺激远低于内心责任感的驱使。是啊,有这样团结协作、吃苦善战的铁军,再强的雨我们也无所畏惧。
二威的喇叭裤
7月26日,晴。
这两天的天气晴的真利索,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天空湛蓝湛蓝的,就像刚洗过的蓝宝石玻璃,气温也不含乎,刚一转晴就像架起蒸笼。天气预报显示27日还有中到大雨,应急修复工作可容不得一点懈怠。
“同志们再加把劲,咱们一鼓作气把彩条布压好就能休息一会儿了。”刘二威给参与修复的维护单位工作人员加油鼓劲。
应急修复是这两天的工作重点,特别是一些大的冲沟、滑坡体及截流沟、排水沟等,下次降雨来临之前必须得到有效处理。
自23日雨停以来,险情排查统计、制定修复方案及应急物资采购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刘二威和新郑管理处的其它同志一起和台风“烟花”赛跑。
“围堰背水面还需要再码几层,不然一来水就塌了。”刘二威一边指挥着施工人员堆码砂袋,一边参与砂袋传递。修复完这一处,他才注意到裤子不知何时被划破一条长长的口子。一阵微风吹来,二威那被划破裤腿的工作服在风中轻轻摇摆。
“二威,你的喇叭裤不光凉快还时髦。”熊世洋一边擦着头上的汗,一边跟二威打趣着说。
“再来点凉风吧,太热了。回去干脆给它剪成短裤得了。”二威笑着说,这时熊世洋注意到他小腿上遍布的淡红色斑块很是显眼。
从城李南桥右岸驻防点撤下来已经5天了,在雨水中浸泡了几天的二威得了皮炎,身上起了大大小小的红斑,他和管理处的其它同志一起把强壮的防护堤留在了现场,却把皮炎带到现在,即使雨后转入应急修复的这几天,天天在渠道边晒太阳,依旧没能完全消退。
“你抽空去看看医生吧,皮炎也需要用药的。”熊世洋叮嘱道。
“比着前几天好多了,前几天痒得睡不着觉,等应急修复完还不消退我再去。”二威答应道。
熊世洋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除了二威管理处好多同志都带着伤病,但是在防汛最为紧要的关口又有谁会拿伤病为理由要求休息呢?
二威的那条工装裤从变成喇叭裤的那刻,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对于奋战在一线的调水人来说,从肩负起调水护渠的责任那一刻起,会变的只是天气和时间,不变的是初心和坚守,那些弥撒在骨子里的爱和担当必将会成长成一生的荣耀。
- 上一篇: 【防汛有我】防汛有我,请党放心——记辉县管理处党支部新青年魏世祎
- 下一篇: 【防汛有我】逆行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