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有我】南水精神:速度与力量
真正的灾难从来不会给人留下准备和反应的时间,所以才那么可怕,也因此,战胜它才显得那么可贵。“7·20”河南省特大暴雨冲垮了房屋,淹没了城市,灾情最为严重的郑州和新乡更是在一时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无数的救援队伍从远方赶来。而此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困难和挑战,南水北上不能受丝毫影响,如何在洪灾面前抢占先机?如何从连续不断的暴雨手中抢夺时间?南水北调运维队伍用他们的速度与力量给出了答案。
速度:和黑夜抢时间
“20日开始,一直到25日晚上送电成功吧,几乎每天都没时间睡觉,要么一直在忙,要么刚睡一两个小时又起来了。”谈到前几天的35千伏电路抢修,信息科技公司新乡事业部唐昊显得有点激动,“我们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和雨赛跑,撑到底,我们就赢了。”
7月21日,受暴雨影响,安阳管理处突然停电,接到消息的唐昊马上带队赶往现场,平时一个小时的路程,那天他们足足走了4个小时,“有的地方积水很深,几乎一半车身都淹没在水里,大家确实都很紧张,生怕出点儿意外。”大家顶风冒雨,终于在17时左右到达目的地,经过紧张排查,最终发现是5137号杆塔避雷器引流线断裂且5131号杆塔电缆头被击穿,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更换一段25米长的高压电缆。为此,运维人员一方面紧急联系管理处调配帐篷物资,以搭建临时工作场所;一方面截取并运送新电缆,以制作电缆头。22日凌晨2时,夜色如幕,大雨瓢泼,运维人员还在紧张忙碌着,这个夜晚注定无眠。
7月23日18时55分,新乡市汤阴城区严重内涝,汤阴电业局110千伏城关变电站至汤河中心站的进线电缆发生故障,电网侧开关跳闸。抢修工作的开展需要电业局的协助配合,但当时的汤阴县灾情已经十分严重,甚至尚有覆盖11万人口的受灾区域未恢复供电,电业局工作人员的任务也很繁重。然而南水北调的工程调度同样一分钟也耽误不得。最终,经过事业部运维人员的反复沟通、多方协调,直至25日凌晨,运维人员共完成7处电缆头的更换制作,并试验合格,具备送电条件。雨后的夏夜少了几分燥热,多了一丝凉意,终于完成这一阶段工作的同事们也开始感觉到了阵阵困意,今晚或许能睡个好觉了。
7月25日21时35分,汤河至安阳段35千伏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六天五夜的时间,新乡事业部电力维护人员不管白天黑夜都坚守在现场,每一分钟他们都在争取。用强光手电划破黑夜,用超人毅力召唤黎明,如今雨过天晴,他们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显示了南水北调人的责任与担当。
力量:在暴雨中前行
7月20日下午,事业部得到消息,卫辉段4544号电力杆塔周围土方有险情,于是运维人员马上赶往现场。经确认,险情范围可控,暂时不会对杆塔产生影响。然而因为雨一直在下,为防止后续险情范围扩大,维护人员继续留在现场观察。原本坚硬的路面被暴雨冲得泥泞不堪,维护人员穿着雨靴,一脚深一脚浅,走得艰难却又无比坚定。
7月21日23时左右,距离黄水河支退水闸不到200米的地方,积水已经淹至膝盖位置,在车灯的照射下可以看见有人正在积水中行走,肩上还扛着十几公斤重的抽水泵,缠着50米长的水管。十几分钟前,新乡事业部汛期应急驻守人员朱昊接到电话,说因为雨势太大,退水闸自动化室机房电缆沟进水了,急需抽水泵抽水。放下电话,朱昊就叫上司机前往退水闸支援,快走到门口时却被半米深的积水拦住了去路,这才有了前面那个于夜色中负重涉水前行的身影。
“当时已经是半夜了,雨下得很大,积水也深,开的车又是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要真坏了,很麻烦,而且那个位置离门口其实已经很近了,路也熟,没想太多,就背着下去了。”说起那晚的情况,这个00后的小伙子显得有些轻松,好像那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他也说,那段路应该是他走过感觉最漫长的200米路,“雨像砸下来似的,有点儿凉,脚下积水的阻力也有点儿大。”走到退水闸机房门口后,接应的两位同事赶紧帮忙卸下东西,没来得及多说什么,三人马上开始进行抽排水工作。看到抽水泵开始运转,沟内积水一点点减少,朱昊说:“身上一下子就轻了,挺高兴的。”
道路泥泞,他们相互扶持;积水难行,他们以步代车。暴雨突袭,逆行而上,为保安全,无惧风雨,用身体硬抗,用信念坚持,新乡事业部运维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南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