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入职——我们在汤阴管理处的所见所感
7月20日,本要今天入职汤阴管理处的我和另一位新员工王雪却因暴雨而不得不停留在郑州,而这场纵贯郑州到汤阴的暴雨,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入职体验。
新·认知
7月21日郑州雨势稍歇,我和王雪便立即出发,一路辗转于16时到达汤阴。奇怪的是偌大的办公楼竟然静悄悄的,廖无几人。一问原来是因为暴雨,大家都在现场巡查抢险,管理处只剩下几个值班人员。窗外望去,我看到了一条长渠向北奔流,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南水北调工程的真容,以往新闻中描述的“世纪工程”“民生工程”在此时才真正初遇。虽然此刻她沐浴在暴雨中,但依旧雄伟壮观,开阔的水域承载着几代人的殷切希望和生命力量流向北方,绿色围网如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
在管理处休息的时候,同事拿来《输水调度业务工作手册》《汤阴管理处工程巡查工作手册》给我们学习。虽然专业名词难懂,但不难发现工程一丝不苟的细节追求和标准规范,甚至茶水台都有统一设置,内心肃然起敬。水务工程专业的王雪面对水利人心目中的重量级工程,内心有荣誉感更有紧迫感,唯有勤学苦练才能更好地保卫工程。
心·焦虑
坐在办公室内,听到外面走廊上时不时传来匆忙的脚步声,不到17时,窗外已经是沉沉夜幕,但每个人仍在紧张地忙碌着,工作群里不停地传来消息。“牛村生产桥左岸下游截流沟过流不畅。”“董庄桥西侧出现险情。”“淤泥河渡槽水位过高。”……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也揪了起来。
穿着雨衣雨靴的同事进来,满身都是泥水,简单打了个招呼之后,找出手电筒,火急火燎地离开。
头发上不断滴水的同事进来翻找备用手机,边走边说自己的手机进水了,请大家拨打另一个手机号。
17时30分我们去食堂吃饭,食堂空荡荡的。
19时,群里几位同事说因为大雨冲毁道路导致车辆出不来,被困在淤泥河渡槽附近,没水没电。
接近20时,后勤人员搬来几箱火腿肠、牛奶和泡面放到综合科给大家充饥,但没有一个员工顾得上过来拿。
我和王雪满心焦虑,希望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大家,但同事说外面太危险了,我们还没有接受过安全培训,不能去现场,我们只能祈祷着暴雨停歇,人员平安,工程安全。
临近23时,厨房忙碌了起来,炒卤子、捞面条、下饺子、盛姜汤,为前来支援的部队官兵和饥肠辘辘一晚上的员工准备餐食。
次日2时,险情终于被控制住了!
欣·氛围
22日早上,汤阴雨势已停,汤阴段工程总体运行安全平稳,但后续工作重中之重、急之又急。下午管理处召开“7·21”特大暴雨抗洪总结暨后续工作布置会,我们第一次见到了管理处全部的员工,谈到后续工程抢险,每个人都精神奕奕。
“我们要力争三天内基本恢复全部设施。”管理处负责人铿锵有力的话语吹响了后续抢险加固的号角。全体员工加快除险加固步伐,未雨绸缪、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好了迎战后续强降雨天气。
所幸截至今日,汤阴虽时有阵雨,但未对工程造成威胁,暴雨过程中凝滞的气氛趋向缓和。
目前,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我们也开始接受安全培训、中控室学习、轮岗任职等事宜,初来乍到的我们仿佛没有适应期,两个人相互依靠,全体员工亲如一家。
雨过天晴后的南水北调工程两岸青草茵茵,梨树挂果,渠中水清粼粼,鱼儿畅游。我们在尽力成为合格的南水北调人,同各位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同事们共同守护南水北调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