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防汛有我】水下机器人的“度汛战疫”记

时间:2021-08-31       文章来源:稽察一队
【 字体:

微信图片_20210818105621

工作人员正在操控水下机器人检测指挥车

2021年汛期,郑州颇为艰难。“7·20”特大暴雨的袭击还惊魂未定,德尔塔新冠病毒又突如其来。稽察大队水下检测组学习党的奋斗史和抗洪抗疫涌现的先进感人事迹,克服疫情影响和对病毒的恐惧,毅然奔赴汛期水下检测一线,在落实防疫政策下,仍然完成汛期水下检测任务。

7月20日上午,接到前往航空港区查看丈八沟倒虹吸过流情况的任务时,雨已经快下一天了。中午到达现场时,河水已超过保证水位1米多,再看看依然阴沉的天,我心里咯噔一下。接下来的三天的时间里,特大暴雨从南向北席卷了河南北部部分区域,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郑州至安阳段正好处于暴雨区。为尽快摸清降雨对水下渠道的影响,保证一渠清水安然北流,水下检测组一方面着手水下机器人出发准备,一方面第一时间收集各现地管理处的暴雨影响情况,整理待检清单,主动了解待检部位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立即开赴现场。郑州管理处嵩山南路跨渠公路桥处的渠道在8月2日可进行水下检测,水下检测组整装待发,计划派出1000米缆(600米缆)2米每秒流速水下机器人执行此次任务。

7月31日,就在进行水下检测前最后准备工作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郑州再次发生新冠疫情,且部分待检部位靠近风险区域。面对困难,水下检测组通过研究,迅速做出决定:一是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实时掌握风险区域的变化,严格落实防疫政策;二是水下检测组成员自愿参加现场检测小组,执行本次强汛水下检测任务,严格服从属地防疫管理,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三是加快现场水下检测进度,保证检测质量,速战速决。

水下检测组成员当即积极响应,除封控区域的同志不能外出外,全部报名自愿参加。为更好地落实防疫政策,保证现场检测小组人员自身安全,也为让现场检测小组人员更专心开展工作,保证检测进度、质量,水下检测组创新开展前后方联动模式,后方派专人提供信息支持,时刻关注疫情变化和政策调整,发现情况随时通报提醒。

8月2日,在水下检测组的努力下和相关处室的大力配合下,现场检测小组人员怀揣核酸检测证明开始了本次强汛水下检测之旅。疫情比想象的要严重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乡村道路陆续断行,设备转场成为一个问题。为了不影响检测进度,现场检测小组调整转场时间,前一天检测任务结束后立即将检测车转移到第二天的待检部位,转场前由现地管理处协助确定转场线路。为了赶进度,也为落实“严禁堂食”防疫规定,中午由现地管理处提供盒饭,送到检测现场轮流用餐,午饭后立即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为响应第三次核酸检测的要求,现场检测小组决定结束白天水下检测任务后,晚上就地在荥阳住宿点附近参加核酸检测采样,然而连续搜寻几个站点,都不允许本小区以外的人进入,最后完成核酸检测采样已近深夜11时了。

8月13日,这天已是现场检测小组在荥阳管理处连续开展工作的第七天了。大家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天却又下起了小雨,现场组长愁容满面,担心下雨耽误进度。他一边指挥为发电机搭起了帐篷,把配电箱移动到避雨的地方,一边通过对讲机询问现场观察员能否坚持。现场观察员最辛苦,需要实时跟踪水下机器人,汇报水下机器人的位置、工作状态及现场环境。对讲机里很快传来了当天现场观察员肖国胜的声音:“轻伤不下火线,小雨不误生产。”幽默风趣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检测在雨中继续进行。傍晚时分,当天检测任务终于完成,大家完成转场返回住宿点后,准备开启夜晚整理报告模式,第二天一早前一天的检测报告就会发到相关负责人和现地管理处手中。

经过近半个月的奋战,1000米缆(600米缆)2米每秒流速水下机器人终于完成了郑州至荥阳段的强汛水下检测任务。稽察大队水下检测组有三台不同性能的水下机器人,承担着中线1432千米渠道和建筑物不同环境的水下检查。我们定不负韶华,不负期望,圆满完成各种检测任务。

蛟龙潜水察春秋,日晒雨淋人不休,

洪水病毒轮肆虐,笑看清水向北流。

作者:马彦亮 编辑:张小俊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