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7月22日至26日,作为信息科技公司北京事业部的一名宣传员,在防汛第一现场记录到了在北拒马河现场的一些小故事,故事虽小,足见真诚,希望一切平安。
7月22日14时30分,我和北京事业部维护班一起来到北拒马河岸边,如此磅礴、壮观的场景已经不是我之前认识的北拒马河了,近百米的河宽,急速的水流在近10米的落差下像瀑布一般冲下,原来平缓的河滩已经被冲走,剩下湍急的洪水咆哮而下。
我站在北拒暗渠的堤顶上,听着北拒马河中装载机、挖掘机、装卸车的发动机发出轰鸣声,看着一群群南水北调人在河滩两岸忙碌着。有人忙着焊接钢丝铁笼、有人在指挥抛投石料,有人在安装应急故障灯、有人在北侧安装高清全景摄像头、有人在河中央指挥交通车、有人忙着为大家准备晚饭矿泉水……
安装照明灯
“一会把库房的照明灯会运过来,在这一排护栏全装上。”管理处的主任工程师过来说道。应急抢险,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北京事业部维护班赵智勇现场安排工作:“我们先把电缆固定在护栏上,等灯来了之后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固定照明灯,一组负责接线。”照明灯和电缆都到位之后,大家开始默默地忙碌起来,也把我从湍急的水流中拉了回来。剥线、缠线,防水胶布、电工胶布一圈一圈缠绕着,如行云流水。
小雨稀稀拉拉地下着,大家也加快了速度,去年新入职的员工王飞从库房给大家拿上雨衣,分给大家伙后,继续到防洪坡上扶着照明灯,并时不时的调整灯的位置,使照明效果达到最好。
焊接钢丝铁笼
22日17时,北京事业部负责人王耿检查完易县段雨量计更换工作,急匆匆赶到北拒马河现场,顺便从易县驻点带来两名焊工支援钢筋笼加工,并吩咐工作安排:“你们的任务就是焊接这个铁笼子,它是用来装石块来阻挡水流对河滩的冲刷,最终的目的是保护渠道稳定。今天你们要辛苦一点,晚上得干到十二点甚至更晚。”王耿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安全施工的要点告诉两名焊工,他们默不作声,眼睛直盯着铁笼,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工作的场景了。
天还未黑,太阳的光芒已经比不过焊条与钢筋碰撞发出的火花了。北拒马河的流量持续加大,所有人都各司其职,紧张着、忙碌着……
7月23日10时,汛期预警解除,本次降雨过程已基本结束,我以为险情很快就会被解决,下午返回北京。
7月24日12时,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来电,回拨过去,负责人告诉我:“下午有事情没,下午通信部要来北拒马河暗渠考察安装摄像头的位置,你可以跟着他们的车过来。”
“好的,我可以过去。”我突然意识到事情不那么简单,大雨预警虽然解除,但河道险情并没过去。
24日19时10分,忙碌了一下午的赵伟民和高博手里拿着盒饭,坐在河边,望着湍急的河水说道:“这水怎么这么多呢,啥时候能流完?”说完放下盒饭又重新检查了一下刚才接的灯,查看是否有问题。
24日20时40分,河滩上的重型车依然在工作着,横跨100米的宽度,河中央的沙土看起来黑乎乎的,光线不足,需要增加光源,“管理处还有几台应急电源车?把他们全调过来,放在河滩最高处,可以提供紧急照明。”王耿说道。
固定应急照明灯
听到指令立即行动。两台应急电源车从北拒马河暗渠开到河滩中央,干涸的河滩铺满了鹅卵石,应急电源车陷在了上坡的路上,王耿马上联系现场指挥人员,让铲车把车拉上去。车辆停放好位置,启动发电机,上升应急灯,王耿手持遥控器,从远近前后几个位置调整着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为施工人员提供最佳效果的照明。
24时22时40分,两台应急电源车,八个大功率的应急灯在河道中央矗立着,它们在为工人们加油、鼓气,告诉人们,我们一定能成功。
夜班巡视
当天晚上,我跟随赵智勇、高博、王飞留在北拒马河北岸值班,他们轮流巡视,确保照明、供电正常。累了一天的他们,与瞌睡作斗争,与蚊虫做抵抗,休息时能在车上坐一下,只要一挨着座椅靠背,他们都轻轻睡去,实在是不忍心再去叫他们做巡视,但是汛情就是命令,巡视必不可少。
增加应急通讯车
7月25日11时18分,通信部总经理黄伟峰打来电话说:“联通的通信车一会就到,然后你配合测试一下信号,看看放哪个位置合适。”施工现场人多、设备多,而且北拒马河暗渠地处偏僻,通话和网络较差,前一天收到管理处的建议后,当天就联系联通运营商前来支援。
信息科技公司负责人孙维亚也前来监督指导通讯车和高清摄像头的安装工作,孙维亚和王耿走上一个高地,商量着通讯车的停放位置,以保证施工现场信号全覆盖、全增强。应急通讯车启动配置好后,孙维亚也跟着进行测试,同时还叮嘱通信部的同事们:“你们负责通信的,要学习一下别人怎么配置,这些参数都代表着什么?哪些参数影响信号的传输?这些你们都要知道,以后有条件的话,我们要自己负责。”
25日15时,经过测试,北拒马河暗渠会议室、值班室信号均得到增强,通话质量明显流畅,流量数据下载、上传大幅度提高。
加装全景摄像头
7月25日15时10分,摄像头的厂家抵达现场,北京事业部员工朱军锋拿出早已经准备好安全带、梯子、工具包,三下两下就爬上6米高的梯子,打眼、接线、拧螺丝,一个人拎着十几公斤的摄像头,在32摄氏度的太阳下,安装了一个多小时。我在立杆下边站着,走两步感觉衣服都湿透了,更不用说在上边进行高强度的工作。
25日16时40分安装完成,朱军锋的右手已经抽筋,最后是拧几下螺丝,甩一下手,看着很让人心疼。下来之后他来不及休息,就去值班室跑去调试,直到所有摄像头都能正常清晰的看到远处抢险现场,他才洗把脸坐下休息了一会。
加装照明灯
25日17是23分,我接到信息科技公司负责人卢家涛的电话:“开宇,拿一双手套下来,再安装几个照明灯。”我借了一双手套急忙下去,发现北京事业部总工张万亮和维护班李康、赵智勇扛着6米长的钢管往下走,我瞬间明白了。截至目前,北拒马河南岸已经安装了二十几颗照明灯,可是卢家涛还是觉得不够亮,还是需要继续加,他们相互配合着,并开玩笑说:“卢总,你这没有电工证,不能干活啊。”卢家涛却说:“我没电工证我不能接电线,但是我给你们打下手,拧铁丝、把杆竖起来没问题吧。”大家都哈哈大笑,北京事业部的司机贾维也过来帮忙,汗流浃背,齐心协力,最终十盏6米高的照明灯屹立在北拒马河南侧。
未来的一周内,预报天天有雨,战斗还在继续,战士们未显疲惫,斗志高昂。我坚信,我们的汗水、付出不会白白浪费,能为你做的远不止这些,千辛万苦,愿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