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本色:心中有尺 严宽有度——郑州党员攻坚突击队队员孙营值守小记
党员攻坚突击队队员孙营工程现场旁站
9月13日,我们跟着郑州党员攻坚突击队队员孙营,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工程现场。
郑州淮河路跨渠桥下,施工如火如荼,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水毁修复作业。孙营作为攻坚突击队队员,在现场盯进度,抓质量,他说攻坚突击队的任务是高质量完成水毁修复。
作为一名老水利人,孙营心里有杆秤,利用仅剩63天的时间,保质又保量完成31.743公里的水毁修复加固。
在施工现场,两台大挖掘机爬在干渠的边坡上,一翻斗一翻斗地运土,几名工人正在进行土方回填作业。孙营手拿一根约30厘米高的钢筋棍,上面镌刻着标尺,“这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自制的测量工具,土方回填铺土厚度在25至30公分,每20平方米至少要测三个基点,如果虚土铺设厚了就会碾压不实,如果铺设得不均匀碾压出来的就会不平整。”这都是施工细节,要管控到位。
他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质量和进度,质量满足要求了,进度才能跟得上。
每个关键部位责任到人,是攻坚突击队的工作方法,孙营主动请缨有两处责任区,现场监管他“有责”。他说早开工、晚收工才能“赶活”。他坚守在一线,从2012年工程建设到现在的运行管理,这是一名基层党员的工作作风。
党员攻坚突击队队员孙营与工人一起测量土方量
两台震动碾,嗡嗡响,一来一回地正在碾压刚铺好的土料。孙营说:“土方碾压实验是6遍达标,现场要求至少碾压8遍,一遍都不能少。”
在碾压过程中,还有一个薄弱的部位,就是边角结合部位,碾压机压不到,只能靠人员夯实。现场一个工人走在前,一个工人走在后,走在前面的工人用绳索为夯机引路,走在后面的工人牢牢地扶着夯机,他们围着边缘一遍又一遍地打夯......
孙营说,“每一层回填,都需要建管、监理、施工三方验收过关了,才能进行下一关。”每次验收,薄弱环节就是抽查的重点。回填时,不仅要把土铺设均匀,还有一个不容疏忽的环节,就是捡“垃圾”,大于5分公的杂物,要一一过滤出来。孙营说,你别小看了这个小举措,这个会影响到单元工程第三方抽检,一个单元进行3次不同部位的环刀实验抽检,压实度结果一票否决。
心中有尺,严宽有度。在工程现场,孙营与工人们打起交道来,当遇到原则性的参数指标,孙营不放过一丝一毫。当工人们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孙营热心地给工人们一遍遍讲工序衔接施工的门道。
指着干渠,孙营说:“这段干渠属于深挖方渠段,需要回填的部位又都在边坡的上部,一个斜坡约有80米长,机械不上去,土料就运不上去,为了抢工期,就只能依靠人工,一袋一袋往上扛。”
孙营感慨道,工人们很辛苦,在现场和他们默契地达成共识,高质量完成任务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 上一篇: 一堂生动的“解剖课”
- 下一篇: 90后的“老”师傅——记鹤壁管理处工程员韩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