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玉米
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秋,渐渐深了,枝头少了喧闹,多了安详厚重,像极了身边的日子,渐渐地走、渐渐地来、渐渐地悟......
父亲打来电话说家乡的玉米熟了,失落地告诉我,今年的收成不好,一直下雨,需要全部人工手掰......父亲唠唠叨叨说了半天,我的思绪从调度大厅飞回了我的家乡—河南延津。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善言谈,但他深爱着脚下的土地。从播下种子、长出青苗到开花结穗,他一次次走到田间地头。每一株玉米都是他的孩子,每一寸成长,他都放在心尖上惦记。旱了,涝了,起风了,下雨了,每一段生长历程,他都关注着、担忧着、欣慰着......
父亲站在地头,像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检阅着一望无垠的玉米田地,每株玉米都挺立而肃穆,它们腰间的玉米棒像是一枚枚手榴弹,沉重而饱满,凝聚了大地的营养和父亲的汗水,秋风习习,叶子摇摆,像是对父亲的无限感恩和对土地的顶礼膜拜。
饱满的籽粒在厚厚的襁褓中探头探脑,但是它还不能骄傲,不能沉醉,因为成熟还需要一段最后的冲刺,它必须冷静,因为成功是一段艰辛旅程。
父亲是一个优秀的将军,当他弯腰钻进玉米地的那一刻,他更像一位父亲,他缓缓行走在玉米田里:时不时驻足端详一番,长势好的,他露出欣慰的笑脸;长势差的,慈祥的目光中多了一丝责怪,“恨铁不成钢”,像极了小时候的我自己。
父亲钻出玉米地,沿着窄窄的田间小道往家走。无论繁华蔓延何处,始终热爱脚下的泥土,我深知他的付出只是不善表露,只能望着年迈的脚步。跟在他身后,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我偷偷流下了眼泪,止也止不住......
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株玉米,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在秋风中结穗成熟,然后化作冬日里暖暖的粥香......
- 上一篇: 秋深寒露
- 下一篇: 水毁现场的“眼睛”——记禹州管理处“盯仓人”唐靖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