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旁的“老中青”
2021年的汛期对于每一位南水人来说都是非同寻常的。从7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防汛一线的他们经历了从短袖到羽绒服的变化,不变的,是他们的坚守。
愈是困难,愈发考验忠诚担当,更要求每位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彰显党员的榜样力量。
在长葛管理处,就有这么一组“老中青”,他们是60后的老党员段世忠、80后的党员冯朝真和90后的入党积极分子尚文杰。
坚守初心
段世忠是一名有30多年水利工作经历的老党员,在汛期来临之时,巡渠查险经验丰富的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到雨中巡视的任务中。
“朝真、文杰,穿好雨衣、雨鞋,带好工兵铲、卷尺,我拿着手电筒,走!”早上5时,“老中青”组合便匆匆踏上了工程巡查之路。
出发前,段世忠对两位搭档特别强调:“雨中巡查,不能走马观花,虽然现在巡渠条件越来越好,但是渠道上还是需要我们一脚一脚地走,这样才踏实,切记,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
破晓,三个人走在大雨滂沱的渠道上,雨水顺着雨衣浸湿了裤脚,寒风无情地拍打着他们的脸颊。“雨中巡查主要检查排水沟和截流沟排水是否通畅、左排倒虹吸进出口过流是否正常、泵站及闸站是否存在漏雨现象等,各个角落,各个部位,不留死角。”段世忠耐心地对刚入职不到一年的尚文杰讲道。
第一次参与防汛一线工作的尚文杰,全神贯注把段世忠说的知识记在脑子里。“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很多知识在网络上都能查到,但是跟实操教学的效果没法儿相比。我今天来巡视真的学到了好多东西,这将是我最宝贵的人生经验!”调度科的尚文杰一脸兴奋地说道。
秋风阵阵,冷雨靡靡,他们依然顶风冒雨坚持认真巡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
雨中巡视,路途远,责任重,不能有丝毫马虎。腰酸腿疼、作息不规律是常事,但这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早已习惯。
勇于担当
冯朝真是一名长葛管理处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在水毁修复的关键时刻,他冲锋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不畏困难、敢于担当的精神。
“土方回填的土料一定要合格,一层一层来,分层虚铺厚度不超过15厘米,土块粒径不大于5厘米;夯击遍数要6遍以上,前后1夯压半夯,左右压接宽度约三分之一。”冯朝真一到现场就能立刻进入状态,首先对施工安全进行强调,回填过程中不时上前去手把手指导、改正施工工艺。他用手中的卷尺精心测量着每组回填数据,纸和笔详细地记录着现场情况,施工结束后及时总结旁站地点的施工日志。
尚文杰是长葛管理处消防专业负责人,入职刚满一年,对水毁修复上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现场施工人员口中交流的一些专业术语,如压实度、膨胀土、菱形排水沟安装时出现的问题等,总是一头雾水,每当这时,尚文杰总会默默地拿出纸和笔把自己内心的疑惑记录下来,工作结束后找老党员段世忠进行解惑。段世忠每次都先口头解答水毁工程修复上的各类问题,随后一同去现场进行实地教学,尚文杰表示非常感激自己“师傅”的慷慨讲解,自己才能在此次水毁修复的过程中快速成长与进步。
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踏踏实实的工作;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也正是有了这些默默奉献、不怕吃苦的一群人,才有了南水北调中线的岁岁安澜。
他们如战士般勇担使命、冲锋在前,“老中青”搭档前行,时刻发挥着“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南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