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那条“小河”
时光如水,转眼间来到南水北调已近7年,逝去的青春逐渐模糊,唯有楼前的那条“小河”像一条彩色的飘带,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
这条小河自渣园起,从县城周边经过安良,流入禹州。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渠道左岸的马道上,从大门进渠的路面坑坑洼洼,常常残留着不深不浅的水,一脚踩下去,总会给人以“惊洗”。
每当盛夏时节,围网外的路两边就会盛开五颜六色的小花,花朵不大,红的、白的、黄的、粉的应有尽有。我认识的有荠菜花、蒲公英、喇叭花、紫云英。微风拂过,各色小花儿竞相摆动,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致意。稻收季节,架子车在围网外的小路上来回颠簸运送稻谷,金黄的稻穗映衬着人们的笑脸,笑声在渠道上久久回荡。
一个阴雨淅沥的早晨,我和着同事下工地,毛毛雨打在脸上好不惬意,我与同事哼着歌,开始了问题查改之旅,尽管小路上有水有泥,我们仍乐此不疲。走着走着,没想到一个趔趄,人仰马翻,整个人摔在地上。围网外也传来几声笑声,我抬头看去,原来是几个小孩子在骑自行车,看上去踉踉跄跄的,似乎也是初学者。我抬头大声对他们说道:“小心点,别摔了。”
我也曾坐在管理处后边的马道旁,目送仙庄桥上一辆辆来往的小车和倒映在渠水里的落日,漫无边际地幻想,这条河的尽头到底长什么样?是美丽的城市?还是壮丽秀美的山河?后来我带着家人去北京旅游,我才知道,哦,原来那条河的尽头是一幅画卷。
南水北调是陪伴我工作的希望之路,她承载着我初入南水北调的稚嫩,而立之年的记忆,不惑之年的怀念。时间的列车,一晃而过。不觉间,七年过去了,那条小河的水依然在缓缓流动,只是两边的马道变了,有的变成了厚实柏油马路,不再是过去水和泥的组合。路边绿树环荫,花儿含笑。夏天站在路旁,看风吹麦浪,闻稻花飘香,真可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条“小河”已经成为北方人民喝上好水的重要通道,北方生态环境变好了、变绿了、变美了,这条“小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放眼望去,这条“看得见蓝天、望得见碧水、记得住回忆”的一渠清水正通向美好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