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张文博在双洎河渡槽督导水毁施工进度与质量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已至,意味着深秋景象更加明显、冷空气不断来袭、气温越来越低,水毁修复施工难度也将逐步增加。面对自然因素的阻力,新郑管理处全体职工不舍昼夜、与时间赛跑,力求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修复任务。
不舍昼夜
9月,水毁修复已经全线开启,但暴雨预警仍接连不断。夜里11时,张文博拖着疲惫的身体从施工现场返回管理处,摸出手机想给儿子发个视频,想想家人应该休息了就又放进了口袋。第二天早上8时,他又准时出现在办公楼前,等待组员一同前往现场。前一天,职工群内一条防汛预警信息,让负责水毁修复的张文博内心着急不已。他负责的区域内滑坡坡面已经开挖,正在进行土方回填,这时候下雨意味着坡面将有可能再次滑塌,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不仅会延误工期,还将对工程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避免工程安全受到威胁、施工进度被延误,看到预警消息后,张文博立即联系了土建维护单位负责人:“老马,明天要下雨,你赶紧联系人,增加人手,抓紧时间赶工,下雨之前必须把正在回填的护坡完成,避免大雨再次冲刷,另外提前通知晚上加班。”晚上,张文博一直在现场紧盯维护单位施工,直到晚上11时才返回管理处。护坡土方回填还没有完成,一大早,张文博便联系组员赶赴现场,路上还在不断地叮嘱组员:“今天晚上要下雨,下雨之前已经动工的坡面必须要回填完成。”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督促施工进度,张文博一整天都在施工现场督促,晚饭也是同事帮忙捎带过去,几分钟时间匆匆吃过晚饭便又开始巡查,督促施工人员抓紧时间赶工,接近凌晨终于将坡面回填完成并覆盖,他这才安心返回管理处。
分秒必争
国庆节期间,作为水毁项目小组成员的李云鹏主动申请了加班,7天假期李云鹏有6天都在渠道上度过,作为新郑管理处的新生力量,李云鹏充分展现了青年人的担当与作为。
10月9日,李云鹏打算完成当天的工作交接后返回家中,收拾些厚衣物,第二天出发参加中线建管局组织的入职培训,但当天又恰逢管理处同事提交水毁修复图纸的最后日期。作为建筑学专业人才,李云鹏的专业画图技术为水毁修复施工提供了极大帮助,为了保证管理处施工图纸顺利提交以及手头工作不被耽误,李云鹏主动承担起了管理处多个技术方案的图纸绘制工作。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李云鹏利用了休息时间,为管理处钢大门不均匀沉降基础修复、耿坡管涌永久封堵处置方案、新型警示柱创新方案、横向排水沟清淤装置,以及退水闸闸前淤泥深度测量装置等绘制了施工图纸。“功夫不负苦心人”,李云鹏终于在入职培训出发前一个小时完成了所有项目图纸绘制工作。谈及为何如此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是我们水利人的传承。”李云鹏如实说。
“有志者,事竟成。”11月,气温在逐渐下降,时间在缓缓流逝,与时间赛跑的阻力也逐渐增加,新郑管理处全体职工战狂风、斗严寒,目标清晰、斗志昂扬,正在赢得与时间赛跑的胜利。
- 上一篇: 夜值有感
- 下一篇: 小微创新——运维工作中的“美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