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统筹推进 精心安排——新郑管理处完善信息自动化设施

时间:2021-11-30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新郑管理处
【 字体:

9月初,新郑管理处组织全体职工召开水毁修复动员会,全体职工就如何高效、快速完成水毁修复积极建言献策,动员会为全体职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水毁修复是管理处秋季以来的重点工作,多处水毁点涉及信息机电、土建等多专业,或涉及临空临边、临时用电、临水等危险作业。管理处各科室密切沟通、相互协作,统筹推进水毁修复各作业面施工,并且依托水毁修复项目,优化了一批信息自动化设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输水调度运行管理。

“钉子户”——立在路中间的视频监控杆

摄像头立杆位于道路中间(左)

摄像头立杆位于道路中间

在沂水河倒虹吸出口园区的路中间立着一根视频监控杆,它实时监控着园区的一举一动,履行着安全监控的职责,同时也默默地“看着”过往的车辆与其擦肩而过,考验着司机的技术和专注力。凡过往的司机都曾发出过这样的灵魂拷问:“为什么这个杆不靠边站站?”管理处也曾考虑过迁移方案,奈何要破除路面、动用吊车、重新布线、现浇基础、联合调试……既涉及土建又需要通信配合,费用又高又不好入合同,只能粘上警示带提醒谨慎通行,辛苦过往的司机多多注意。

立杆移至护栏旁(右)

立杆移至护栏旁

今年的强降雨造成该区域路面沉降,管理处将该处路面沉降修复列入到水毁项目中,施工单位对该处路面破除后,发现该视频监控杆基底也有一定程度的损毁。管理处抓住时机,统筹协调,决定拔掉这个“钉子户”。在破除混凝土路面后,管理处一方面现场浇混凝土墩、预埋好螺栓,调来附近施工的挖机对监控杆辅助起吊,另一方面从管理处仓库找来通讯线缆和电源线,协调郑州事业部拆线、接线,将视频监控杆移至预定位置。经郑州事业部调试,该摄像头正常上线满足监控巡视,最后用地埋螺栓进行固定调平、整理线路,水毁项目继续按照施工计划对路面进行处理。该视频监控杆恰巧归于水毁施工项目内,管理处借助水毁施工时机,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统筹安排各作业队伍,接近零成本解决了长久以来的头疼问题,让监控更安全,道路更畅通。

“长高”的人手井

结合水毁处置项目将人手井抬高

结合水毁处置项目将人手井抬高

渠道沿线的人手井,在日常的通信、电力线路检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一些人手井慢慢地变“矮”,甚至低于路面。下雨时,雨水通过井盖空隙汇入到井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手井内部管线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增加了人工抽排的频次和工作量。在对路面水毁修复的过程中,管理处特意给施工单位交底:“若施工范围内涉及人手井,在恢复路面前要将人手井井脖子抬高,再铺设路面,确保铺设后的路面低于人手井井盖3至5公分。”

小小的交底体现了管理处精细化的管理思路,一个简单的作业流程,避免了后期维护的麻烦。在水毁修复过程中,管理处一盘棋,打破了作业队伍长久以来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不管项目以外设施安全的思维定势。人手井“长高”了,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穿上铠甲”的硅芯管

沉降拉伸的硅芯管(左)

沉降拉伸的硅芯管

因边坡滑塌,个别埋在边坡附近的硅芯管受沉降影响,被拉伸拖拽,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回填,硅芯管中的光缆将会慢慢受到剪切破坏,到时再修就非常麻烦。面对这种情况,管理处立即商讨解决措施,决定在清理沉降滑塌面后,对裸露在外、受力不均匀的硅芯管重新采取保护措施。管理处要求施工单位先对其周边土体进行夯实,其次在硅芯管周边砌砖防护,防止后期沉降影响,待这些流程处理完毕后,最后进行隐蔽回填。在施工过程中,安防专员对水毁施工现场加强监管,围绕高标准、着眼高质量,不给隐蔽工程留隐患,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实,把线路隐患消灭在水毁处置的过程中,促进通信线路安全运行。

穿上铠甲的硅芯管(右)

穿上铠甲的硅芯管

当前水毁项目施工正步入关键期、收尾期,新郑管理处将继续秉持统筹推进、协调安排、精心组织的工作思路,继续将水毁修复项目和其他维护工作相结合,对照水毁项目清单,强化监督、推进落实,誓保全方位、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用切实的工作成效推进南水北调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权召/文 赵峰/图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