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的七年故事
张旭波正在调度值班
初见南水
我知道,“她”是源于一位伟人的构思,在经过无数考察、设计、论证,孕育半个多世纪终于迎来了“她”的新生。2013年9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她”身边,第一次领略她宽广、曲折而深邃。
由于这时的邯石段工程正处于建设中,入职后的我被分配到保定管理处进行跟岗实习,那段经历对我尤为的珍贵,记得第一次去闸站是一位工作了4年的老员工带着我,他细心地向我介绍着工程概况及各个建筑物的作用:如节制闸是用来调节水位和流量的、分水口是用来向沿线受水地区分配水源的、检修闸是用来为工程检修创造时间窗口的……聆听着同事的介绍,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认知有了系统的概念、对工程的作用有了清晰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了解越细致,就越能感受到这项工程的伟大。
同舟共济
2014年3月,沙河管理处正式成立,结束了半年培训的我到沙河管理处报到,此时的管理处一切处于起始阶段,有着18.656公里长的画卷等待着沙河管理处的南水人去描绘。2014年12月12日14时23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看着奔涌而来的南水,倾听着南水在通过南沙河节制闸时的轰隆声,我的心也伴随着轰鸣的水声,激动地难以平静。
说起我最印象深刻的事情,那是在2016年汛期,面临突如其来的“7·19”洪水,我跟随着管理处的同事到邢汾高速桥上距离渠道最近的一点,看着上游流淌而下的水流,南沙河倒虹吸中间明渠段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岛。为了查看工程的受损情况,做好先期处置工作,我和同事们利用吊绳“空降”而下,体验了一次“特战队员”的感觉。由于管理处判断准确,处置及时,工程主体安全得到了保障,降低了工程损失。现在回想起抓着绳索“空降”而下,河道内的水情又没有那么明确就有些后怕,但是如果再次面临抉择,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做出相同选择。
白驹过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南水北调中线也迎来了7周岁的生日,而我到南水北调已有8年。这些年,我陪伴她从“呱呱坠地”到不断成长,我也走过了而立之年,和她一起成长。8年的时光一闪而过,曾经带领同事们完成新型防鸟网研制安装,闸站及中控室标准化建设中荣获首批“达标闸站”和“优秀中控室”称号,但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贯彻“双精维护”“两个所有”的工作要求,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南水北调这项民生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