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的世纪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讲到了这样一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何为民之所忧?何为民之所盼?“今年大旱,庄稼又要减产了。”“地下水日渐枯竭,这以后没水喝了可怎么办?”“什么时候才可以喝上干净的水啊?这苦咸水太伤身体了……”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城市中有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而且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伟大设想在1952年被首次提出,但这一世纪工程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数十万建设者辛勤劳动,几十万移民远走他乡,穿越了黄河,架上了天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所忧、所盼念在心中、行在要处,最终世纪工程惠及上亿人民群众。
无数南水北调人守卫在长渠一线,护安澜、保通水。2021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暴雨考验,险情到来,人们纷纷躲进温暖的爱巢,而无数的南水北调人正逆行于暴雨核心,驰援一线防汛抢险,荧光色的雨衣星星点点地分布在沿线干渠之上,风雨中冰冷的身躯下却是守护长渠安澜的热忱。除暴雨之外,大流量输水、黄河秋汛、水毁修复等等任务接踵而至,南水北调人始终坚守在一线,他们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事关”牢记于心,确保“三个安全”,为的是一渠清水甘、千家万户安。
元旦佳节中亲友欢聚、品茗畅聊的背后,无数南水北调人正在坚守付出,渠道一线上工巡人员排查问题,干线周边中安保队伍巡逻值守,调度大厅里中控调度确保输水,实验室内水质检测保证水质……
而母亲河畔的中线“咽喉”,穿黄人也在多项发力护水北上,控导桩助力黄河安澜,退水洞预防应急抢险,研学教育普及水利知识……各项工作的背后有着穿黄人的默默付出。穿黄“铁牛”牛永超不慎摔伤,休整不足整月重返工作;信阳“汉子”夏海兵,连轴四个月的工作奉献于防汛抢险;穿黄档案专项验收,多方驰援克服困难助力验收……
民之所盼的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人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护送一渠清水安澜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