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突破500亿立方米
2022年1月7日23时,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500亿立方米。500亿立方米“南水”连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为1.4亿人送来甘甜,优化了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的水资源格局,润泽了“干渴”的华北大地,让沿线河湖重现生机,也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润泽京津冀 南水北调为冬奥护航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之前,由于华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采使用和持续干旱,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多个城市发生供水危机,特别是天津市不得不多次引黄应急,烟台、威海等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截至2022年1月7日23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500亿立方米,其中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447.12亿立方米,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入山东52.88亿立方米。500亿立方米“南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北方,极大地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以来,沿线省市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地方消纳能力逐步提升,“南水”通过上百个水厂和上万条管线组成的“毛细血管”,流进千家万户。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北方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制约,“南水”已成为京津冀地区诸多城市供水的生命线。
有“华北之肾”美誉的白洋淀位于“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资料显示,白洋淀由大大小小共计143个淀泊组成,上世纪50年代的白洋淀面积有561平方公里;随着华北缺水问题不断严重,白洋淀干淀现象越来越频繁,60年代干淀1次,70年代干淀3次,从1984年开始连续5年出现了干淀现象,而且污染问题愈加严重,水质不断恶化,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生态状况不容乐观。据淀区村民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淀里的水舀上来就能喝,之后连续干淀了多年,能跑马车、开拖拉机。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大命题。自2018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持续向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同时河北省水利部门也通过引黄河水、当地水库水进行生态补水,在白洋淀南来的长江水与黄河水实现交融,白洋淀水位稳定保持在7米左右,淀区面积由171平方公里恢复至275平方公里左右,“华北明珠”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南水北调工程极大提高了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安全保障程度,有力保障了首都功能和国家重大活动。首都北京是第一个双奥之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正全力以赴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水资源保障。南水北调水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城市自来水厂的主力水源,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和首都体育馆等重要场馆都已经用上了“南水”。在北京冬奥会赛时,我们不但将和世界各地运动员一同喝上、用上放心的“南水”,也期待运动员在“南水”浇筑的冰雪之上,展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打造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林匹克盛事。
冰期保供水 南水北调重任扛在肩
南水北调工程迎来累计调水量达500亿立方米的重要时刻,也正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的关键时期。2022年元旦前夕,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纷纷深入工程沿线,在各自的党建工作联系点,向基层干部职工们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时检查工程安全运行情况。新年第一天,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调度大厅,检查节日现场值班和安全运行工作,并看望慰问值班值守人员。蒋旭光详细了解了水量水质监测情况、设备检修保养情况、工程安全巡查情况,嘱咐全体值班值守人员,牢记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重要地位,越是在千家万户欢庆节日的特殊日子,越不能放松懈怠,要明确责任落实,盯好关键环节,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深刻认识确保冰期安全供水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超前部署,层层压紧压实安全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坚决确保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提供有力的供水保障。2021年11月17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在京召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1-2022年度冰期输水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指出,务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辜负党和国家对南水北调的厚望,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冰期输水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入冬以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全面开展各类设备设施检查养护,及早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备齐备足相关物资装备,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汛期水毁工程修复,保障工程具备冰期输水运行条件,加强冰情预报预警,预判水温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为及时应对提供科学依据。在沿线设置4个固定气象观测站,加强气象预测、冰情监测预警,强化属地联动,及时预测、预警、信息共享,不断筑牢预警防线。完成相关设备设施布设及维保,布设拦冰索104道、融扰冰设备295套、排冰闸15座,并完成35KV供电线路检修、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试运行,不断筑牢设备防线。充分做好冰期输水调度准备,明确了输水调度方式,制定了冰期突发事件应急调度策略,与地方建立密切沟通联络机制,不断筑牢调度防线。设立4支应急抢险保障队伍,备足抢险物资,做好冰冻灾害应急预案修订,不断筑牢应急防线。按照“以防为主、以抢为辅”的原则,不断加大工程保温防寒、巡查值守、监督检查、问题查改等措施力度,不断提升工程冰期输水能力、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展望新一年 南水北调再踏新征程
2021年12月3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及南水北调世纪工程,让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倍感光荣和自豪,也深感重任在肩。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量顺利突破500亿立方米,为中国南水北调集团2022年全年工作打开良好开局。1月4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召开党组会,总结2021年主要工作成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谋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指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刻认识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始终以“赶考”的清醒推进自我革命,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紧扣“三个安全”,坚守“四条生命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完成首都保供水各项任务,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做好冰期输水工作,切实发挥好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的大国重器作用,为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的美丽中国注入南水北调力量,为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贡献南水北调力量。
水利部已经下达了2021-2022年度调水计划,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认真执行计划,持续提升调度能力、完善调度手段,有效把握调水时机,发挥工程潜能加大向北方地区年度供水和生态补水,力争在确保圆满完成调水任务的基础上实现调水量新突破。
负责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资金筹集、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的职责使命。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今年将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建设上实现有作为、有突破,积极配合水利部、发改委等有关部委,为高质量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贡献南水北调集团智慧和力量,加快完善“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同时,不断延展水网布局,积极参与区域水网、地方水网建设,助力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
引江补汉工程是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首个拟开工项目,作为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对充分发挥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潜力、增强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进一步提高北方受水区的供水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国家水网的关键一步,推动其尽早开工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具有水源充足、调蓄能力强、可利用现有河湖渠道的特点和优势。加快推进东线二期工程实施是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传承保护大运河文化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国家水网的迫切需要。2022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全力做好引江补汉工程机构组建、资金筹措、人员配置、施工组织、关键施工技术研究等各方面准备,基础设施、管理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步谋划,全面做足做好开工准备,同时积极推动东线二期工程规划完善报批等各项前期工作。
除努力实现调水量突破和全力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外,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还将着力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筑牢安全底线,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充分发挥工程的生态修复作用,为实现水利部《关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到2025年大运河、滹沱河、永定河等重点河流实现全线过流的目标积极提供支撑;聚焦主责主业,以国家水网建设为核心,积极拓展水务、新能源等涉水相关主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集团公司和国有资本,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搭建南水北调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高端智库建设,提升技术标准水平,推进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建设,加快形成集团级数字技术赋能平台。
2022年是国家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青山、不负人民、不负时代,以昂扬的姿态开启新的征程。
- 上一篇: 新华社:调水量累计突破5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冰期输水为冬奥护航
-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