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鲁山管理处开展灰河倒虹吸淡水壳菜抽样观测工作

时间:2022-01-28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鲁山管理处
【 字体:

为深入掌握渠道倒虹吸管身淡水壳菜成贝附着情况及潜在影响、系统推进淡水壳菜监测分析、综合防控等工作收集资料,保障“三个安全”,1月17日,鲁山管理处抓住灰河倒虹吸冬季排空检修的黄金时期,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安排专人深入倒虹吸管涵内部开展淡水壳菜成贝生长现状、附着情况抽样观测工作。

淡水壳菜,又称“淡水贻贝”,是贻贝科里唯一一种在淡水中生存的。在幼虫阶段浮游生活,成贝阶段固着生活,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汉江中下游,是一种生长快速、繁殖能力极强的入侵性底栖动物。通常会依附在管道内壁或者石头上,从而引发管道输水能力下降、污染水体环境、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在中线总干渠中同样面临淡水壳菜生长问题,淡水壳菜成贝的大量附着会直接影响中线工程安全、输水安全、水质安全。长期满负荷输水的渠道倒虹吸内部的生态环境到底怎么样?是否能够满足当前的工程运行要求?建筑物内部结构是否被壳菜侵蚀?作为渠道的管理者,心中都存在些许疑问。

本次抽样观测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首先对3#、4#管涵内部的淡水壳菜成贝整体生长附着情况进行查勘拍照留存,其次对倒虹吸进口斜管段、平管段、出口斜管段等断面的淡水壳菜成贝附着旺盛位置的情况进行拍照分析记录,最后分别在进口斜管段、平管段、出口斜管段的侧壁、底部倒角、底板等典型部位进行壳菜成贝取样观测。

经过现场查勘发现3#孔和4#孔管身的淡水壳菜成贝整体生长分布情况比较均匀,进口斜管段顶部壳菜密度较小,进出口侧壁生长密度次之,平管段及其他部位管密度均较大。抽样分析发现淡水壳菜体长大多数均大于20毫米,最长达到30毫米,并且单层附着于管身。

此次开展淡水壳菜成贝附着抽样观测工作,不仅为做好总干渠输水建筑物淡水壳菜生长情况监测工作提供现场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落实了中线建管局对淡水壳菜监测采样工作及中线工程生态风险监测与防控工作的部署,为后续开展淡水壳菜防控工作,保障中线工程安全输水运行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作者:钞慧敏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