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站值守里的“螺丝钉”精神
张伟参与到维护过程中
面对青年员工的请教,他总会悉心讲解;面对小微创新项目,他会发散自己思维,提出宝贵意见;面对设备的“疑难杂症”,他总会冲锋在前,并巧妙解决。他就是信息科技公司天津事业部的闸站值守人员——张伟。
张伟作为一名闸站值守人员,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还积极参与到事业部的运维工作中来,犹如一颗“螺丝钉”一样,甘于奉献,不求回报,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无私奉献、授业解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天津事业部,同事们都喜欢尊称张伟为“老师傅”。因为当青年员工遇到技术上的疑问时,总会向他虚心请教,而张伟也是知无不言,敦敦教诲。
“张师傅,你说架空线路上的避雷器是如何工作的呢?”一位青年员工好奇地问道。面对请教,张伟不仅从理论知识着手,还会深入到实践中来。为了讲解清楚,张伟临时当起了一次“主刀医生”,将之前更换下的避雷器进行解剖,分解,测量,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讲述避雷器的原理及其组成,带领青年员工一探其中的奥秘。
小微创新 建言献策
张伟在现场给青年员工讲解避雷器的工作原理
每当在运维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时,大家都会在组内谈论研究,这时张伟也会积极发表意见,提供思路。
“这黄绿接地标识怎么就喷不好呢?”面对同事发出的感叹,张伟说道:“仅靠人工喷,其力度和角度是很难控制的,当然喷出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如果能有个模具就会好很多。”模具,大家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于是说干就干,材料选择,图纸绘画,切割剪裁……张伟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细心的责任态度,力争将尺寸精确到每一毫米,经过不断努力后,一个长21厘米、宽6厘米,且能够重复使用的接地标识模具应运而生。模具的制作不但营造了一种自主创新的氛围,而且极大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
踏实肯干 助力运维
发现问题,报告问题,是闸站值守人员的基本工作。而张伟作为闸站值守的班组长,发现问题后,不仅仅只是报告,而是会参与到维护过程中来。他凭借之前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设备出现的故障会逐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助力事业部的运维工作高效完成。
正是这种不怕苦、勇奉献、敢担当的“螺丝钉”精神,在闸站值守中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下一步,事业部将以此为模范,带动更多闸站值守人员参与到运维工作中来,积极响应公司人才复用的号召,提高事业部整体技术水平,助力南水北调工程运维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 论安全生产的长期重要性
- 下一篇: 坚守安全岗位,严守安全底线——记禹州管理处安全科刘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