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寒日里的温暖

时间:2022-02-24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叶县管理处
【 字体:

搀扶老人护送其安全离开

搀扶老人护送其安全离开

一眨眼,事情过去了近一个月。

在虎年春节临近前夕,伴随着冬日的寒冷,叶县管理处辖区工巡人员王祥背着十几斤重的工具包,和另外一名巡查同事曹霞,像平常一样开始了当天下午的责任区的巡查任务。突然,一道黑影打断了他们正常巡查的步伐。

“危险!”正在巡查边坡的曹霞猛然大声地喊道,而走在一级马道上的王祥,也早已用双眼“锁定”了目标,连忙向跛脚的板厂东沟倒虹吸进口跑去。

“老伯,别在这逗留了。”到达现场后,王祥隔着围网对正在临水边弯着腰捡瓶子的老人劝说道。但好心的劝说在老人面前似乎有点“失效”了。他不甘心,又进行了几番劝说,但结果同样无效。

“看到老人毫无反应,不一会,大豆似的汗珠爬满了他的脸上。”事后,据曹霞回忆,本以为老人听到劝告后会自行离开,但老人还是一直用一根长竹竿打捞水中央的瓶子,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这也让他瞬间焦躁了起来。

看到老人的湿鞋,王祥心里更加着急了。因为他深知那个地方坡陡水深,并且护坡表面较为光滑,水下石块上又长满了青苔,一不小心极易失足滑进水里。而留在浆砌石上数不清的湿漉漉的脚印依然清晰可见,似乎想说些什么。

“这样不行,我不能看着危险向他一步步靠近。”事后,王祥仍心有余悸地说道,“当时我立刻赶了下去,小心沿着跛脚的浆砌石向倒虹吸进口深处慢慢走去,快到老人跟前时,一把拉住了双脚马上被水沾湿的老人,并把他一直拉到安全的地方。”

老人暂时安全了,但似乎颇有不解,也不愿离开,嘴里一直吱吱呀呀,不知道说些什么。在现场的反复交流过程中,王祥发现老人听不见,也说不了话,只留下各种手势在空中比划着,原来是一位聋哑老人。

面对不愿离开的聋哑老人,手势成了此次劝解沟通的主体语言。“我们尝试用不大懂的手语跟他交流,并指着衣服上的‘南水北调’‘工程巡查’等字样给老人看。”王祥说道。

经过二人的手势交流下,老人慢慢地理解了,并开始收拾好自己来之不易的“果实”。王祥拎着装满瓶子的袋子,搀扶着聋哑老人护送其安全离开,而老人再次化身为一个黑影,逐渐模糊在视线里。也正是这件事,让他更加坚定了在新年里守护好安全的信念。

后来经过打听,聋哑拾荒老人在附近的村庄居住,家中无依无靠,独自一个人生活,平常以四处拾荒为生。而每次洪水过后,倒虹吸进出口水面上便会漂浮大量的塑料瓶子,这也是老人来这里拾荒的原因。

随后我见到他时,王祥腼腆地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悄然藏在凹陷在脸上的皱纹里,这双饱受着被沧桑岁月洗礼的眼睛,好似峡谷里散发出来的一道道光,更加明亮了。

围网巡查

围网巡查

工程的安全同样在他心里占据着重要位置。自叶县管理处安保人员和工程巡查人员联动试点工作以来,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已发现渠道隔离网开焊、损坏、大门未锁好,以及各类安全违规行为累计20余次,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发现并上报的工程安全问题也已累计1200余个。

背起工具包是生计,在家照顾家人是生活。“2016年8月,我就在南水北调干工程巡查工作了,不知不觉今年已是第六个年头了。”王祥感慨说。而他所在的第四巡查责任区是叶县段里面划分的最长的一段,每天需要徒步巡查近十五公里。虽然路比较长,一路走下来也比较辛苦,但他说只要坚持一步一步走,总会慢慢走完的。“时间长了,我也会觉得枯燥,但每天能看到渠道里的各种风景,一切都安然无恙,心情瞬间好了很多,巡查也就更有劲儿了。”王祥打趣说道。

王祥的家离渠道并不算太远,也正是这个原因,每次下班后,他回到家中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去干一些杂活儿,特别是农忙的时候。而对家里年迈的老人和上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也有个照顾。“在新年里能守着家,心里感觉很温暖。”他说话的同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者:李洪坡/文 曹霞/图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