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斗争本领——记辉县管理处预备党员郭培峰
5月16日,辉县韭山公路桥左岸上游一级马道上,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气温较上周有所上涨。一个身材瘦小、皮肤黝黑、头戴安全帽的南水人格外显眼,他是郭培峰,他正在观察水下实时画面,关注着水下修复进展。
水下衬砌板修复难度大、工艺复杂,为克服这一困难,管理处成立了高地下水位和衬砌板修复项目小组,并创建了高地下水位和衬砌板修复项目党员责任区。郭培峰是小组的成员之一,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今年6月份,他即将面临转为正式党员的关键时间。高地下水位和衬砌板修复项目是他今年主要承担的业务工作,作为他预备期内重要的实践锻炼活动,也是党组织对他的教育和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防洪加固项目影响重大,工期紧,任务重,技术复杂,但大家要有信心、有谋略、敢冲锋、能担当,面对各项困难不要退缩,迎难而上,争取打漂亮胜仗。”管理处负责人在进场动员会上说道。
“我与韭山段的抢险修复项目有很深的渊源,从2016年初次参与韭山抢险到今天参与韭山段永久性加固项目的监管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一定不负所托,站好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好质量关,盯紧进度关,为夺取最终的胜利努力再努力,争取给组织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郭培峰说道。项目开工初期,面对未知的困难,他表现出迎难而上的勇气,是他6年来累积的工作经验带给他的底气。
项目开工后,各路困难果然纷至沓来。项目进场周期短,作业面狭窄,施工工序多且环环紧扣,起步缓慢,局面打不开,但是水下作业技术要求高,全依赖潜水员下水操作,但是潜水员精力有限、操作受限,水下拆除、开挖量又大,施工现场一度陷入“僵局”。为了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细节,郭培峰干脆把办公室搬到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隔墙办公,确保现场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确认和解决,大大节省了沟通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进度。
随着施工的进一步深入,水下基坑开挖、衬砌板拆除等工序已初见成果。为了缩短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时间,下午4时周例会结束之后,郭培峰又约上监理和施工单位,赶往现场对已完成开挖的基坑进行验收。水下基坑验收同样依靠潜水员水下操作,潜水员带上测量工具,通过摄像头实时将水下情况传输上岸,郭培峰紧盯着显示屏幕,不放过任何细节,有不合格的情况坚决要求重录,确保验收视频的质量过关,经得起检验。
伴随着一个个施工节点顺利完成,施工也逐步进入高潮期。倒排工期,挂作战图,施工现场更是开启了“白+黑”模式,郭培峰与小组成员轮流排班,经常与施工人员并肩奋战到深夜,晚上验收,白天浇筑,参建各方都在尽最大努力,与汛期赛跑、与工期赛跑。
在这一场火热的实践锻炼中,辉县管理处以郭培峰为代表的青年职工们不断攻坚克难,提升自己,肯下苦功夫,勇练真本领,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青年干部的朝气和干事的热情与激情带到了防洪加固现场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