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穿黄研学基地的新作为

时间:2022-06-13       文章来源:河南分公司穿黄管理处
【 字体:

穿黄工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习近平总书记“5.14”重要讲话之后,被授予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处在科普教育上,勇于开拓创新,尝试了更多有益科普教育的实践。

线上云课堂 疫情之中不断档

鉴于近两年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复杂,如何将研学课堂搬到“云端”,一直是穿黄研学工作者精耕的课题,但受制于穿黄工程的特殊复杂性,盾构机的掘进、虹吸原理和内外衬的创新做法等,受众对象年龄太小,难以在线上完全发挥优势。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管理处邀请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数百名师生“线上”走进南水北调工程,“云端”感受“中线咽喉”的风采。活动首先结合中线工程宣传片《中线印象》,让学生大致了解了中线工程,接着两位讲师在李村北干渠渡槽和观测平台等工程现场,结合隧洞进口等工程实体,介绍穿黄工程总体情况,以设备展示区施工机械和管片结构为重点,介绍穿黄隧洞施工等详细原理。

研学新模式 人才成长融其中

一直以来,穿黄工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立足于工程建设中蕴含的工程技术创新,如国内输水隧洞首次采用的双层衬砌和首次穿越大江大河等元素,以创新突破为底色的科普教育,更多地聚焦于工程技术,却忽略了铸造“国之重器”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

学生不仅关注复杂工程的建设过程,对背后水利人的“炼成记”也颇感兴趣。基于此,穿黄人不断开发研学进阶版本,从工程与故事的“1+1”中级版再到工程与故事、人才培养结合的 “1+1+1”的全新授课模式,既从工程上讲“硬科普”,也结合人物故事和水利人才培养说“软科普”,让研学模式更加丰富,让科普教育更具“烟火气”。

数字新穿黄 数字孪生不遥远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是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智慧水利建设对于工程防灾减灾、水资源调配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新时代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个全新的人造流域,而穿黄工程又是中线工程中重要的工程节点,自然穿黄工程的科普教育绕不开数字穿黄的建设。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通俗地讲,是将现实运行的穿黄工程映射到一个虚拟的数字环境中去,即建立一个小型的“穿黄元宇宙”。在这里,你可以借助历史运行数据模拟液压启闭机、固定卷扬机包括闸门等设施设备的运行,通过各个技术参数的输入,模拟真实工况下的磨损和疲劳状态,找到其运行规律并为维修保养提供更可信赖的数字支撑;输入极端强降雨数据模拟强降雨侵袭,完成仿真防汛抢险演练,为防灾减灾提供低成本的有益参考。

增添新装备 科普教育更生动

积极开拓思路,不断丰富研学基地设备展示区的“库存”,以实物或者模型开展科普讲解,是穿黄研学教育者一直坚持的原则。

穿黄隧洞的内外双层衬砌,完全不同的施工方法,对于一般的中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今年年初,研学设备展示区新进场的外衬管片模型,生动展示了外衬结构的拼装形式,让学生对 “奥利奥隧洞”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科普教育效果的提升有了更多的着力点。

作者:钞向伟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