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陶岔管理处:科普教育有新招

时间:2022-06-22       文章来源:渠首分公司陶岔电厂和陶岔管理处
【 字体:

作为中线工程的“水龙头”,陶岔渠首枢纽特点鲜明,地理位置重要,科普教育资源丰富,在研学、科普教育活动、南水北调公民大讲堂志愿服务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放日”等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科普教育经验。

丰富科普内容 创新科普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在原有科普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内涵,将南水北调“三个事关”“六条宝贵经验”“四条生命线”等精神作为新增内容,切实增强中小学生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陶岔管理处依托“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科普研学活动,积极研发7门特色课程,开拓3条研学路线,课程内容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特色科普研学活动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的“秘密”通过多种方式告诉前来参加研学活动的“小客人”,让“小客人”在玩中学,在做中悟。

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陶岔管理处积极创新科普形式,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研学活动中来。在科普活动中,研学讲师带领中小学生开展科普小实验,增强小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在电磁小火车、光的折射反射、手摇发电点亮小灯泡小实验中,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学、电磁学原理。在水质检测笔小实验中,学生可以借助TDS和PH值的变化,理解水的硬度和酸碱度知识。

提升硬件设施 增添科普趣味

陶岔管理处积极同其他科普教育基地横向对比,找差距,提水平,持续更新完善科普设备设施。在原有水文化长廊、沙盘、模型、模具等设备设施的基础上,陶岔管理处新采购LED宣教大屏、网络直播设备,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将南水北调公民大讲堂和研学课堂延伸到了线上,通过开展线上特色科普教育活动,让不能亲临现场的中小学生同样可以感受到南水的奥秘。

为进一步增强科普活动的趣味性,陶岔管理处在原本的课程中增加了户外小游戏,借助救生圈投掷、沙袋搬运、防洪堤修筑等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在互动游戏中学习防汛、防溺水知识,有效掌握投掷救生圈技能,提升中小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在中线工程开放日特色科普活动中,陶岔管理处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感受“国之大事”,并通过无人机取水样、自动清漂机器人、中线物联网锁、VR看中线,展示工程的科技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中,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对外展示窗口的作用愈加凸显,先后被评为“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至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下一步,陶岔管理处将依托陶岔渠首枢纽工程,积极开拓思路,精心组织,整合资源,力争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刘春青 岳萌晨 编辑:张小俊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