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防洪加固:筑牢中线安全度汛防线

时间:2022-06-24       文章来源:宣传中心
【 字体:

6月15日,天空传来知更鸟悠长的鸣叫,千里长渠日夜流淌不知疲倦,两岸麦田由青变黄颗粒归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正式进入主汛期。

在水利部和南水北调集团的坚强领导下,2021年汛期,中线干线工程经受住了沿线多轮强降雨特大洪水袭击考验,安全度汛,工程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一年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水北调中线公司”)集中力量克难攻坚,争分夺秒顽强拼搏,6月13日,涉及度汛的21个防洪加固项目主体工程提前全部完成,中线一期工程安全度汛隐患成功消除。           

统筹推进 一步一个脚印    

针对2021年汛期暴雨洪水给中线一期工程造成的影响,汛后,原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迅速组织编制防洪加固项目专项处理方案,并上报南水北调集团,最终得到了水利部的正式批复。其中涉及度汛的防洪加固项目共21个。为了安全度汛,立下军令状,2022年6月15日前完成主体工程,具备度汛条件,确保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受疫情防控、阻工、大气治理及环保督察等影响,真正留给防洪加固项目工程施工的时间并不多。大流量输水要保证,工程运行安全要保证,天时和地利不占,这对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和工程运行管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时间紧,现场倒计时。战线长,涉及河南、河北和北京三省市。项目点多,资金流集中。原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党组提前部署,统筹推进。

2021年汛期,原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班子成员多次深入一线,分片驻点督导防汛抢险,全力以赴确保工程安全度汛。汛后,原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多次召开防洪加固专题会,明确共性问题,解决突出问题,为工程招标、参建各方进场施工、确保主体工程提前完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3月11日,南水北调中线公司专题研学《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保安全是中线工程运行管理的第一要务”,要求各分公司结合防洪加固项目实施,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弱项。

——4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公司召开“两讲两促”专项学习活动动员部署会。强调以保安全为核心工作,筑牢中线“三个安全”防线;以公司制改制为契机,建立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以纪律建设为抓手,从严要求抓落实;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4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公司向前期资源投入不足、组织不力、进度滞后的9家施工单位总部去函,要求施工单位总部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现场管理,确保证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5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河北分公司漕河渡槽防洪加固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这是河北分公司倒排工期,周密部署,结合实际不断优化方案的结果。

——6月13日,从南水北调中线公司工程维护中心传来好消息,涉及度汛的21个防洪加固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中线一期工程提前具备安全度汛条件。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工作成效好不好,关键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一步一个脚印,经过全面加固,南水北调中线公司补齐了安全度汛这块短板,增强了“体质”,牢牢守住中线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克难攻坚 砥砺前行守初心

中线防汛加固项目建设施工,是一场大考、硬仗。

防洪加固项目是中线工程通水运行以来体量最大的一次建设任务,施工时间紧,潜在风险大,考验的是南水北调中线公司综合管理能力,考验的是现代企业高效治理体系。

关键时刻,超前管理。南水北调中线公司及时印发《防洪加固项目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了合同管理、投资控制、质量、安全、进度、审计等风险防范机制。组建项目稽察组,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和各参建单位履职情况持续巡查监督。

南水北调中线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及其他班子成员带领相关专业部门,先后18次采取“四不两直”的形式开展现场督导检查。多次采用视频、安防摄像头进行现场检查,了解和指导现场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情况。

南水北调中线公司纪委强化监督,围绕项目招标、资源投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资金结算等关键环节,紧盯各分公司党委主体责任履行情况和项目建管部、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履职情况,以视频调研和现场专项监督方式,对各单位防洪加固项目专项监督。

河北分公司纪委深入石家庄水下衬砌板修复项目和槐河(一)渠道倒虹吸防洪加固项目施工现场,检查党风廉政责任落实、农民工工资发放、合同履约、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立行立改,落实监督责任。

关键时刻,党员冲锋。河北分公司党委把防洪加固项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与项目建设单位共建党员责任区。永年管理处所辖防洪加固项目复工复产后,因为全部更换为本地工人,施工经验少,项目进展缓慢。

永年管理处党支部迅速组织党员和职工在重要节点,突击援助项目施工。“关键时候,20多个人顶着太阳,汗流浃背不停歇,支模板,拆脚手架,抢着干!”施工单位黄河水电工程建设公司现场负责人杜宏深有感触。

河南分公司党委成立了党建与防洪加固项目工作融合创先争优专项活动领导小组,以防洪加固项目为平台,打造“党建业务双过硬”党支部,为按时高质量完成防洪加固项目提供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张世鹏是渠首分公司方城管理处一名党员,疫情防控封闭管理,作为后勤人员,他用心用情用力践行誓言。“为大家服好务,关键时刻我能行。”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满了工作事项,一会儿跑食堂查看物资供应,一会儿到各办公室询问状况,忙得像一个上了发条的陀螺。

关键时刻,快速反应。善于应变,快速应急反应,是防洪加固项目提前完成的关键。针对部分项目进度滞后情况,南水北调中线公司及时组织召开专题视频会和进度协调会,优化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函告9家进度滞后施工单位总部加大资源投入,加强施工组织。建立进度日报、周报、半月报制度,及时了解现场进展。

在南阳白河倒虹吸防洪加固项目施工现场,南水北调中线公司和渠首分公司根据实际召开设计方案优化会议,将管身下游斜坡段原混凝土拆除厚度由1米减为0.3米,既节约了成本,又加快了施工进度。

北京分公司北拒马河中支护坡防冲桩作业遇到较大阻碍,受地质条件影响,打桩后旋挖钻机提升易造成坍塌,使得护坡防冲桩施工进度一度停滞。惠南庄管理处群策群力,采取地层加固注浆的方法施工,大大提升了施工的效率。

河南分公司坚持“稳”字当头、质量第一、安全为先。“防洪加固项目实行日报、周报、半月报制度,不仅及时掌握现场情况,还根据各标度进度张贴‘红黑榜’,激励先进,督促落后。”分公司工程处工作人员介绍道。

4月12日,河南分公司开展防洪加固项目“奋战五十天”劳动竞赛活动。叶县管理处白天接着晚上干,整体进度比计划提前了一周。峪河暗渠防洪加固项目部接到活动方案后,鼓励施工方适时推出激励措施,一时间,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集体约谈,激励先进,劳动竞赛,一系列手段,前期进度滞后较多的项目逐步赶了上来。

问题导向 重整行装再出发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以问题为导向,方能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弱项,筑牢“铜墙铁壁”。

防洪加固项目进入攻坚期,中线工程沿线各地市疫情防控形势变得严峻复杂,中线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任务十分艰巨。

严把防疫关。南水北调中线公司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分秒必争,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早在3月中旬,防洪加固项目就有了“尚方宝剑”。南水北调中线公司经南水北调集团,报请水利部,向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人民政府去函,商请协调对中线防洪加固项目涉及的河道施工许可、疫情防控手续办理、大气综合治理及重大活动期间正常施工给予重点支持。

面对邯郸市永年地区严峻的疫情管控形势,河北分公司永年管理处主动与永年区党政主要领导同志直接沟通,协调区水利局、交通局、区疫情防控办等部门,共计办理人员通行证件55个、车辆通行证27个,解决了防洪加固项目施工单位人员与工器具不能到位的问题。

峪河暗渠防洪加固项目需要大规模河道施工,河南分公司辉县管理处及时协调地方政府完成河道项目审批和50多亩河道占压地,有效解决了施工用地等难题,确保了5月15日完工的目标。

疫情防控下,相关管理处结合现场实际,根据南水北调集团和各地防疫要求,有力有节推进防洪加固工程防疫工作,保障了项目实施不断档。

强化质量关。防洪加固项目施工初期,部分防洪加固项目不同程度存在施工现场质量问题和安全违规行为。心再急也不能吃“热豆腐”。针对有关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公司研究制定责任追究方案,加大处罚和追责力度。

为确保现场施工质量,河南分公司成立质量专项小组,严把质量关。进场材料质量符合标准,混凝土浇筑养护满足要求,钢筋搭接长度达标,土料合格证明齐全……在防汛加固项目现场,各管理处都成立了质量专项小组。

河南分公司实行防洪加固项目建管部负责,监理单位控制,设计、施工及其他参建方保证,稽察大队巡查监督、政府监督等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每个标段不仅有专人旁站监管,还采取“现场+视频”监管形式,力求“双保险”保障“质量关”。

扎紧安全关。针对现场安全生产,南水北调中线公司提出“全心抓安全、全员抓安全、全面抓安全、全力抓安全”安全理念。

“我们推出‘中线河南安全服务’平台,实现全员在线安全教育,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安全生产管理赋能,同时采用现场旁站监管、巡查监管、视频监管,加强现场安全管控,及时消除防洪加固项目隐患。”河南分公司安全处负责人介绍。

河南分公司峪河暗渠防洪加固项目现场建管机构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认真开展安全生产自查和上级发现问题“举一反三”检查,制定了安全生产日查日改制度,每日检查、汇总问题,规范施工行为,减少问题出现。

经历了2021年汛期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洪水袭击,中线一期工程防洪加固项目快马加鞭,补齐了安全度汛软硬件方面的短板和不足,重整行装再出发。

 

作者:许安强 编辑:张小俊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