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一线的“冰与火”
检查排水孔现场
7月8日,在近40摄氏度的热浪中,不时袭来浓重的沥青混凝土气味,不远处是刚铺的沥青路面。宋波这时正拿着十几米长的竹竿,挨个排水口探伸,在穿黄工程进口的浆砌石坡下干得大汗淋漓。
穿黄工程进口多达五级平台的挖方渠段,遍布浆砌石护坡、拱圈护坡和植草护坡等多种形式的坡面防护体系,防护体系的排水功能影响着边坡的稳定。其他种类的边坡均采用明坡或明沟排水,唯有浆砌石护坡利用施工时内嵌的排水孔排水。这些排水孔容易被砂石、树叶等杂物堵塞。在汛前、汛中检查排水孔是否畅通自然也成了穿黄管理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宋波就用这最原始的办法,检查着浆砌石坡上的一个个排水孔。穿黄工程进口的圆弧段刚好在“窝窝”里,这里没有凉风的眷顾。不大一会儿,宋波的户外工作服就全部湿透,后背上蓝色的“中国南水北调”几个字在汗水的浸渍下更加鲜艳。
“鉴于今天的雨情,今晚我们需要全员驻守管理处。稍后大家分组开展雨中巡查,务必注意安全。”管理处负责人的一番话,如同战场上擂响的战鼓。大家很快完成分组,在南北岸的风雨里开始了巡查。
尽管前几日都是高温天气,暴风雨里的巡查还是让人体验到了秋后的感觉,纷纷裹紧了雨衣。一张张排查隐患的照片和位置信息发到了群里——有的同事拿着铁锨奋力清理被雨水冲下的淤泥,也有三三两两合力打捞排水沟里的枯枝和树叶……在夏日的“低温”里,他们用双脚和身上的泥泞,点燃守护“咽喉工程”的热情。
这是穿黄管理处汛期防汛的两个缩影。汛期,穿黄管理处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一是高效完成防洪加固项目,为度汛安全奠定坚实保障。二是时刻注重穿跨越工程动态跟踪,与地方防汛部门联防联动,为安全度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开展渗漏泵水泵更换等应急演练,密切关注闸站设施设备运行状况,为设备安全扎牢“技术篱笆”。四是加强中控室值班管理,要求全员掌握防汛应急处置知识,为应急事件先期处置练就内功。五是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测,着重关注进入汛期以来数据变化,为各项决策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在“冰与火”的淬炼中,在强化“四预”措施的落实中,穿黄人时刻以如履薄冰的状态,以时不我待的劲头,用实际行动守护南水北调“三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