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我”在黄河边有个“家”——国家调水工程与黄河高质量发展共融侧记

时间:2022-09-21       文章来源:河南分公司穿黄管理处
【 字体:

初秋的黄河岸边太阳依然刺眼,但已经有了秋高气爽的感觉。在穿黄工程南岸竖井绿化区域的作业平台上,赫然挂着一个“两居室”的竹制鸟笼,这是穿黄管理处为鸟儿新安的“家”。

为小鸟的“安家”计划其实筹划了很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见到了太多没有“家”的鸟儿,有在巡查途中见到掉落的幼鸟、渠道排水沟里受伤的鸽子,还有彻夜守在退水洞出口区域的夜鹭,甚至还有尚未熟练掌握飞翔技能的猫头鹰。这里水清山绿,且又是黄河湿地保护区,它们在这里理应有个“家”。

调水调沙后的黄河出现了不少浅滩,不久,就会有南飞的候鸟从这里经过,进入河南这个“大粮仓”,食物自然有着落。水源上,它们既可以选择黄河水,又可以饮用甘甜清冽的南水。虽为“过客”,它们也有暂时“安家”的需求。

由此,如何为越来越多的鸟儿找一个安全、安静又安稳的区域筑巢,就成了穿黄人一直惦念的事儿。

最初的计划是按照不同鸟类需求“广筑巢”。在建设期留下的泥沙池芦苇荡中的隐蔽区域为夜鹭筑落地窝,在南岸竖井绿化区域四周僻静区域为鸽子、斑鸠等做架空笼,并采取一些柔性隔离措施减少人的活动,适当设置鸟儿的“安静生活区”。

安顿好了“游客”鸟儿,还要兼顾这里的“老住户”,那就是野兔和野鸡等动物。这片区域因为靠近黄河岸边,施工维护和巡查人员相对较少,是野鸡、野兔栖息的理想之地。它们早就在这里造好了窝,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划出它们的日常活动区域,减少人的打扰,让它们在这里住得安心。

鸟儿在黄河岸边婉转歌唱,野兔在这里奔跑嬉闹,野鸡独特的叫声也增添了几分热闹,它们在长江与黄河“握手”的穿黄工程边上,在自己的“家”门口,演奏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乐章。

作者:钞向伟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