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历史 传承血脉——以新时代党员身份筑梦南水北调,守护中线工程
革命烈士证明书
2年前,一次家庭聚餐,无意中得知太爷爷是一名革命烈士,在我们的恳求下,爷爷讲起了太爷爷的故事。
1918年,太爷爷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邵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华北大地遭受日寇残暴统治,太爷爷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和孩子,加入了抗日的队伍。爷爷说,他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太爷爷,只是听太奶奶和他说,太爷爷曾经在半夜回来过一次,看过他们娘俩,亲吻了一下爷爷的额头,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谁曾想这竟是永别。1944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始战略反攻,日寇节节败退,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敌人围困在一个老乡院里,眼见逃脱无望,为保守党的秘密,太爷爷毅然跳井壮烈牺牲,年仅26岁……
随后,爷爷从老屋里一个木制的大箱子中拿出一个旧式的皮箱子,把用金黄色的布包裹着的“革命烈士证明书”递给了我们,打开后是许久的沉默,我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回应爷爷的介绍。太爷爷一生虽然短暂,却伟大而充满光辉,他给我们留下的“红色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之前很难理解,到底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塑造成了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悔的牺牲者。但是在听完爷爷讲述这一切之后,我突然有所感悟,正是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赋予的伟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在今年6月,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青年党员,我要勇于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重任,将对祖国的爱融汇在南水北调的事业中,在思想上增强“四个意识”、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工作中坚守“三个安全”、筑牢“四条生命线”、做到“五个争当”。
今年的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我作为革命先烈的后人,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把中线工程管理好、宣传好、保护好,让清澈、幸福、甘甜的渠水安澜北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