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管理防范风险 安全加固喜庆二十大
检查重点部位值守人员对工作职责的掌握情况
近日,汤阴管理处创新数字化管理,实现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一渠清水北送,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贡献力量。
突出“防” “2查1报1规定”
为进一步查漏补缺、消除隐患,管理处对羑河控制闸、淤泥河检修闸等重要部位增加值守人员。面对值守人员结构层次各异、业务熟练程度不一的情况,管理处将工作职责总结为“2查1报1规定”与“4不2会”,对需要检查的部位、汇报的内容、遵守的规定、掌握的技能以及禁止的事项等作了归纳总结,引导值守人员提纲挈领谨记工作内容。
“有了这个数字提示,我们的任务记得相当牢固。”重要部位定点值守人员表示。
突出“查” 24时不间断
步巡、车巡、视频巡……2小时、4小时、24小时……管理处各科室、安保队伍、维护单位等人员分工协作,结合各领域特点和要求,采取适宜的巡查方式,安排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巡查。安防视频巡视“2重4全”,即每两小时巡视一遍重点部位,每4小时巡视全部部位。步巡有水质巡查“1、10、25”,即1天巡查1次,每月10日、25日前分别完成两次一级保护区内污染源巡查,每月25日将巡查信息台账等资料上报至分公司。管理处以数字提示巡查频次和工作汇报关键节点的方式,实现问题隐患早发现、早制止。
突出“练” 应急演练“1+1”
维护南水北调“三个安全”需要不同专业负责人员相互协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人员的配合联动尤为重要。管理处通过“1个专业+1次应急演练”的模式,带动全体人员了解各领域的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各专业技术专员承担开展应急演练的任务,指导自有人员及协作队伍熟悉应急预案,明确自身职责,同时在实践中查漏补缺,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截至目前,已完成实战演练及桌面推演4次。
突出“干” 20分钟应急圈
处理突发事件必须“快”,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管理处始终坚持打造“20分钟应急圈”,要求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及相关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开展先期处置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尽量缩短应对突发事件前期准备时间,最大限度遏制事态发展。
在“快”之外,处理突发事件还必须“稳”,管理处将“发现火情”“发现坠渠”“发现无关人员进入渠道”三类突发事件前期处置流程做成思维导图进行推广。思维导图明确报告流程及步骤,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保持头脑清晰,既稳又快地进行突发事件报告和处置,保证“20分钟应急圈”的实现,站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班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