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南水北调的十年
光阴荏苒,我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作已经整整十个春秋。十年来,我经历了南水北调工程从建设到运行的伟大历史转变。
相识
当我还在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读书时,课堂上,老师就多次提及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在那时还未大规模开工,我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几张图片,停留在老师对规划的讲解,停留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那时起,南水北调这颗“种子”就深深地埋在我的心里。
2012年2月,正值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高峰期、关键期,我在春节前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收到了南水北调河北直管建管部的录用通知,并于春节后正月初八正式报到。从那一刻起,我成为了南水北调中线的一名职工,自此踏上了南水北调建设的征程。
相知
2012年3月初,根据组织安排,我借调到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学习交流期间,我负责的主要工作是会务和督办,在日常工作中,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这远比大学书本知识真实、丰富。我对南水北调有了新的认识——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国家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华北地区水环境恶化问题的生态工程,是造福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工作中,我看到了库区和沿线移民做出了令人感动的奉献,了解到中线穿黄工程、膨胀土面临的难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看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在全体参建者的辛勤劳动下正在稳步推进。从中央领导的讲话中,更听到了国家对南水北调建设者的鼓励和肯定。
我有幸参与了2015年南水北调系统工作会的筹备工作,会场在南阳,会议期间我来到了丹江口库区。当我站在陶岔渠首大坝上,看着脚下汹涌的波涛,望着北去俊美的长渠,我心潮澎湃,不禁感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感叹当代工程建设者的伟大。我们乘船来到丹江口水库水面最宽阔的“小太平洋”,水质工作者从水面下打捞起水样,告诉我们这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我分到了一小杯,喝下一小口慢慢地回味,感受那一股清凉。
相守
2016年9月,我回到了家乡河南,加入到南水北调中线航空港区管理处。
2017年,航空港区管理处开展了“请善待你所在的单位”专题教育活动,管理处负责人给员工们读了一篇文章:“单位是你与社会和他人之间,进行交换的桥梁,单位是你显展示自己价值的舞台,单位是你美好家庭的支撑。家庭离不了你,但你离不了单位。没有单位,你就失去了桥梁、舞台和支撑……”教育活动触动了每一位从建设期走过来的“老南水北调人”,也让我开始重新“打量”面前的南水北调,重新审视我与它的关系。经过教育活动,我认识到,善待单位,就是要珍惜当下、珍惜工作、珍惜已有的,我坚定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南水北调紧紧联系在一起。
同年秋天,我参与了卫辉管理处金灯寺渠段抢险支援任务,负责卫辉管理处中控室调度值班工作。通过中控室监控系统,我看到了现场抢险人员工作的付出。每天下班之后,我都会来到厨房帮忙,打包餐食送往工地现场,翻越防护堤,分发给每一位同事。其间,我见到了从河北段、北京段来支援的老同事,他们承担着和我相同的任务,也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在险情面前,我们是彼此的“战友”。同时,一个声音在我心里响起来——我们都是南水北调人。
2021年7月下旬,中线工程再次经受考验,郑州段工程遇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我所在的航空港区管理处辖区也受灾严重。7月19日傍晚,我在中控室值夜班,大雨从接班时就下了起来,我通过安防系统摄像头和防洪系统实时监控工程现场。20日凌晨,雨势加大,“丈八沟河道水位快速上涨。”这时,我给管理处负责人打出了第一个电话。我在视频中看到,不到10分钟,同事们都汇集到了丈八沟倒虹吸,其他人员也源源不断地赶过来,并有组织地开展倒虹吸进出口裹头等部位的巡视。最严峻的考验在20日夜晚,雨水如同水库泄洪一般倾泻下来,我和四位同事组成的下游巡查小组在暴雨中前行,排查左排水位和截流沟过流情况,用简单的工具,清理排水沟中的泥沙和树叶,保持横向排水沟的通畅。暴雨过后,我和同事们马上采取全程徒步拉网式排查,早出晚归,夜间加班整理问题台账。整个抗洪抢险期间,大家都默默地坚守岗位,没有怨言、没有推诿,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位、相互鼓劲。亲历了“7﹒20”洪水的考验,我看到了南水北调人的拼搏奉献和勇往直前。
回望我在南水北调工作的十年,在历练中不断丰富了个人经历。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将继续在现有工作岗位上,与南水北调相守,尽职尽责,续写我的南水北调故事。
- 上一篇: 贺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八周年
-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