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新”“郑”在变好——南水北调让新郑发生改变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春风抚动水面,泛起点点涟漪;垂钓者安如磐石,生怕惊扰了水中的鱼儿;游人正漫步林中,享受闲暇时光。傍晚的轩辕湖仿佛牵住了游人的衣襟,让人不忍离去。
十年前的轩辕湖则是另一番景象。那时的轩辕湖湖底部分裸露,鱼儿稀少,杂草丛生。而注入轩辕湖的黄水河,其河道非常狭窄、水流很小,河道两岸的树木、野草亦是杂乱无章,几乎无人来访。同时,由于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以及城市用水不断增加,新郑市供用水矛盾也日益突出。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为新郑市城区水系注入活力。截至目前,双洎河退水闸已累计向新郑市生态补水近4亿立方米,成为新郑市区河流、湖泊的主要供水来源之一,复苏了河湖生态环境、提升了水生态质量。如今,轩辕湖、洧水公园常是门庭若市,散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新郑市内黄水河、双洎河更是林木苍翠、水草丰美,野鸭嬉戏、鱼儿成群,鸟鸣声不绝于耳。如今的新郑市,水清、岸绿、景美,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沿线不少的老百姓也参与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土建、绿化等日常维护工作之中。在同当地老百姓聊家常时,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不用远离家乡,就能有活干、能挣钱,还能看着干净、清澈、甘甜的南水北调水流入自家水龙头”,言语之间流露出自豪感、幸福感与获得感。
时光无言,润物无声,南水北调水流入新郑已八载,滋润着新郑人。如今,每一滴南水北调水都在持续发力,让鱼儿更加自由,让鸟儿更加欢快,让天空更加蔚蓝,让人们更加幸福。
作者:杨朝元 编辑:周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