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公司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集团公司防汛工作部署,把防汛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周密部署,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多措并举做好今年防汛备汛工作,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稳度汛、安全供水,有效维护沿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
提前部署 超前谋划
2月17日,中线公司即召开 2023年中线工程全线防汛工作会,部署今年防汛工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按最不利情况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印发防汛工作要点,列出工作清单,明确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健全防汛组织体系,压紧压实防汛责任。根据人员变动情况,中线公司、各分公司和现地管理处及时调整防汛组织机构人员,明确各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对防汛负总责,落实各级领导分片包干防汛责任,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制。
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中线公司修订完善防汛风险项目等级判定标准,结合安全风险评估相关成果,组织开展防汛风险项目排查评估工作,对风险做到心中有数。稳步推进安全风险评估后续工作,强化安全风险评估成果运用,全面梳理核实有关风险,推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中线公司组织各单位及早开展汛前自查整改工作,自2月起,各分公司现地管理处便开始了2023年汛前排查工作。紧盯薄弱部位,补齐短板弱项,开展拉网式排查,检查部位不局限于渠道内,还对沿线可能形成灾害的隐患摸排清楚。检查后形成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处理期限,积极推动问题整改,消除风险隐患,保障工程安全度汛。
根据风险排查情况,修订完善了工程度汛方案、防汛应急预案和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制定河渠交叉和左排建筑物专项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向集团公司、沿线省市县防汛和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中线全线共配置8支应急抢险保障队伍,其中河南片区4支、京津冀片区4支。各现地管理处均设有物资设备仓库,防汛抢险物资和设备已配齐到位,确保防汛关键时刻各类物资拿得出、运得快、用得上。
中线公司制定了2023年防汛演练和培训计划,为提高实战能力,持续与沿线地方政府开展联合防汛演练。河南分公司荥阳管理处开展防汛应急处置桌面推演,模拟演练防汛风险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通过全过程推演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处置人员职责分工和处置流程的合理性,强化应急物资设备应急队伍管理。渠首分公司在方城管理处贾河渡槽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高防汛抢险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检验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为扎实做好汛期抢险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5月23日,中线公司承办了由水利部、河南省人民政府、集团公司在鹤壁淇河倒虹吸联合举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防汛应急抢险演练,以演练促实战,筑牢防汛“安全网”。
强化联动 合力确保
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河湖长制政策,深化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沿线省市县水利、应急管理部门、上游水库管理单位联防联动机制建设,依靠地方政府,共享雨水情信息和上游水库信息,共享物资队伍,合力共保中线工程防汛安全。河南分公司荥阳管理处与荥阳市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抢险联动协作机制,保障沟通畅通,隐患联合排查。郑州管理处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二七区、中原区河长办以及郑州市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建立联络机制,针对红线外存在的问题,邀请相关部门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协调解决碍洪建筑物、外部弃土场等风险隐患。天津分公司专门对沿线3座水库、12条较大交叉河流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与水库、河道管理部门建立了物资、队伍、雨水情等信息共享机制。
做好汛期险情应对处置。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雨水情信息,组织会商研判并及时发布预警通知。加强防汛检查督导、强化巡查检查和地下水监测,加强信息报告管理,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密切跟踪汛情、险情,加强防汛会商,必要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迅速组织抢险处置。对汛期出现的水毁,具备条件的及时修复处理,不具备条件的采取临时措施,防止后续造成更大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