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老百姓盼望的幸福水来了
“今年干旱,玉米粒儿长不饱满,急得我是一宿一宿睡不好觉,这下好了,南水北调的水来得太是时候了,老百姓的收成算是有着落了!”河北省顺平县下庄村村民张占民边说,边像抚摸自己孩子般摩挲着自家地上的玉米叶,黝黑瘦削的脸上满是笑容。
眼下正是玉米挂浆长粒的关键期,下庄村全村近1000亩玉米地,因长时间的干旱而开裂,地里的玉米长势堪忧。现下南水北调的水来了,一户村民的玉米地中,村民手持喷水管喷向玉米地,“哗哗”作响,那些耷拉的玉米秆儿渐显挺拔,仿佛耳边都能听到玉米粒逐渐鼓胀的呼呼声。
今年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少雨给顺平管理处辖区村民生活用水和农作物生长带来严峻考验,受水区用水需求明显增加且较为迫切。面对旱情,顺平管理处通过曲逆中支退水闸和蒲阳河退水闸开闸放水,向下游村庄进行生态补水,保障村民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
东阳各村位于蒲阳河退水闸下游,共675户村民,全村苹果树、桃树种植面积有4000亩,果树是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7月以来,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使东阳各庄村的千亩果园干旱严重。顺平段工程两处退水闸开闸放水,可以有效补充下游地区地下水,果树发达的根系会灵敏探测到快速回升的地下水,从根部把水供应给“嗷嗷待哺”的果子。再加之村民地上辅助浇水,双管齐下,便可迅速解开果树干旱缺水的困局。
“我们听说今天南水北调开闸放水了,大家高兴的呀,我们现在真是离不开南水北调的水了!”东阳各庄村村民张红娜站在自家的果园兴奋地说,朴实的脸上洋溢着会心的笑容。
“以前打开水龙头,水不清亮,也不好喝,现在有了南水北调的水,水清亮了,喝着还有股甜味儿呢,真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呀!”甘城村村民李青江坐在自家院子的水龙头旁,像是要证明自己说的话一样,边说边打开了水龙头,看着清澈的水流,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甘城村是典型的缺水村,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后首批受益的村庄,以前家家户户都是打井取水,打井的深度越来越深。“不打深了没办法,不然喝不到水呀!”李青江叹口气,思绪回到了多年前缺水的日子里,“顺平县自古以来就旱灾多发,没水的日子真是难熬呀!现在好了,我们和庄稼都能喝上南水北调水了!”李青江眼中闪烁着星星点点。
今年6月16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2023年度生态补水工作,陶岔渠首入渠流量由原输水流量244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至338立方米每秒。7月1日开启大流量输水,进一步增加到350立方米每秒,7月6日增加到380立方米每秒。输水流量增加后,中线工程在优先满足受水区生产生活用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富余水量向沿线部分河流实施生态补水,助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复苏。此次顺平管理处辖区内退水闸的开闸放水,正是该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顺平段工程自正式通水以来,已累计向顺平县调水12023.66万立方米、生态补水6756.25万立方米,此次生态补水预计持续20天,计划补水345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