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驻工地 携手促成长
魏河倒虹吸出口安装导流墩(右二万耀强,右一王旭)
七月中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输水建筑物流态优化试验研究项目(第二阶段)导流墩项目开工。恰逢新职工入职,郑州管理处通过“结对子”的形式,以导师手把手传帮带,帮助新职工适应环境、快速成长。两名新生力量在教师节之际,有一些话想对导师说……
王旭:工地实践助学习 导师引领明方向
入职第二天,我便跟随万耀强老师来到魏河倒虹吸出口的施工现场,亲眼见证了导流墩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最开始的搭建工作平台到一个个导流墩逐步安装完成,万老师耐心地教授课本上未曾学到的知识。万老师是个工作严谨、追求完美的人,他时常告诉我在工地上应该多看、多想、多做,并要求我在每天施工任务结束后撰写工作日报,紧跟施工进度,掌握每天工作的重点,从而对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近两个月的时间,我和万老师经常从清晨工作到日暮,也渐渐知道如何去完成一项工作,怎么去与施工队交流接触,同时也熟悉了施工规范。在万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积累了很多现场经验,也了解到要想做好项目上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还需要与相关方彼此尊重、理解,时刻维护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万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不仅在工作中给予我许多帮助,还经常与我谈心,了解我的生活状态,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南水北调大家庭的温暖。对于第一次加入实地项目的人来说,前期存在一些迷茫与不知所措,但万老师为我指明方向,潜移默化地影响我,让我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十八里河倒虹吸出口对焊缝进行检查(左孙营,右王光辉)
王光辉:夯实基础扎现场 脚踏实地向未来
七月中旬,我入职了郑州管理处。面对新环境新岗位,如何从学生身份迅速转变,并且快速适应新岗位,我有些困惑。在孙营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提高了岗位专业技能。
孙老师负责十八里河倒虹吸出口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孙老师针对我的具体情况,为我“量身定制”讲解了施工难点和重点。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孙老师积极解答,还会举一反三地为我传授与问题相关的其他技术知识,督促我查阅相关规章制度,系统化整理笔记,让初入职场的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孙老师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教授给我,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孙老师不仅在工作上给予我最大的帮助,在生活上也对我处处关心,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保持勤学多问的习惯,定时做好总结以便日后反思归纳,为南水北调中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上一篇: 伴清渠十里 护安澜北上
- 下一篇: 立足岗位 贡献力量 助力南水北调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