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郑管理处导流墩施工现场
“今日灌浆工作完成。”0时53分,李起飞在导流墩工作群中发送了一条工作信息。近一个月,这已经成为导流墩工作群的常态。
早起晚归强监管 披星戴月为安全——刘君晓
“停!”随着一声号令、一个手势,缆车平台经过短暂的惯性滑动,将6米长的标准层稳稳地落在间距5米的两个电动葫芦桁架立柱之间。23时20分,喧嚣的城市逐渐安静,大地也已沉睡。此时的刘君晓还站在作业平台上指挥预制块安装,精神抖擞地投入梅河倒虹吸导流墩施工现场工作中,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
刘君晓作为导流墩工作专班成员,主要负责梅河倒虹吸导流墩安装现场监管。导流墩预制块由于尺寸较大,受限于交通桥宽度、作业平台立柱宽度及交通桥下净空高度影响,安装过程中存在转向、块间对位、着底沉放就位难度大等诸多困难与挑战,整个过程需要指挥人员根据经验实时协调工人调整。为此,刘君晓需要准确把握、精准目测现场预制块的位置,不容分毫偏差。随着预制块一块块入水,刘君晓指挥控制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此外,导流墩安装涉及起重吊装、水上、高处、临边、动火、交叉等多种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重大,不容丝毫懈怠。安全绳有无系好、救生衣是否可靠,这些都是现场作业人员的“护身符”,刘君晓目光所及都要提醒、把关、检查到位。为此,刘君晓一直守在现场,直到现场所有工人下班后才离开。现场工人有这样一位“安全卫士”盯着,他们脚下就站得更稳,安全也更有保障。
作为梅河倒虹吸导流墩现场监管的一线前锋,在刘君晓看来,近两个月的艰辛付出给他带来满满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恰逢防汛关键期,郑州段输水建筑物流态优化试验研究项目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锤炼,我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证安全、完成节点任务目标。”刘君晓说道。
不分昼夜 战天斗地——“水手”李起飞
清晨,导流墩工作群被一个个点赞大拇指刷屏了,往上一翻,看到0时53分,李起飞发了一条“新密1号墩灌浆完成”的消息。再往上翻,看到的是一张张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导流墩安装现场场景的图片。一群橙色马甲工人中有一抹亮丽的蓝色身影,那正是导流墩项目工作专班成员李起飞。
导流墩项目开工前,他踊跃报名,凭借过硬的工程技术、知识积累,成功进入工作专班。熟悉水上作业的他,在导流墩现场仍求知若渴,钻研每道工序,盯紧每个螺栓紧固过程。这天因为导流墩预制块两段安装间隙过大,导致螺杆加固困难,他在现场与施工班组再三调整,查找问题症结。因预报第二条有降雨天气,为了节点目标,他与导流墩施工项目部从白天奋战到凌晨,最终顺利完成新密倒虹吸1号墩灌浆。第二天一大早,李起飞又跟随施工班组来到了现场,当问他:“头一天盯现场那么晚,这么早就又起来,不累吗?”他呵呵一笑,开玩笑似的唱了一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水手?”“对啊,就是暴风雨来了,也阻挡不了执行任务。再说汛期,天气变化快,暴雨说来就来,能往前赶半天是半天,我们得抓住时机,确保完成工期目标。”
在导流墩施工的日子里,每当夜幕降临之时,喧嚣的城市逐渐安静下来,在别人风尘仆仆奔赴回家之路时,他们依然在灯光下忙碌。现场预制构件入水就位必须一鼓作气沉到底,电动葫芦和手动葫芦的运行声、铁链如风铃般的碰撞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劳动交响曲。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子夜时分鸣金收兵是导流墩下沉安装躲不过去的时间点。无论是刮风下雨,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在炎炎夏日,他们顶着高温,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手中的工作从未停歇;在下雨天,他们穿上雨衣,却依然坚守在浮船上,他们用坚韧和毅力,诠释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 上一篇: 【防汛进行时】高邑元氏管理处奋战防汛一线掠影
- 下一篇: 轮训破解业务孤岛 助推青年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