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公司全面提升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保障水平
中线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的部署要求,牢牢把筑牢水质安全基石、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效率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把价值创造各项工作任务与水质专业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持续提升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保障水平。
积极推动水质实验室能力建设。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线公司顺利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资质认定扩项评审工作,成为水利系统中第二家按照“一家一证”改革要求实施合证的检验检测机构。此次扩项评审新增渠首、北京2个检验检测分场所,通过评审后5个水质实验室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具备水生生物、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大气降水、污水及再生水等143项参数的检测能力,较年初增加20项检测能力。2024年,河南、河北、天津水质实验室在保证主责主业基础上,探索性开展对外经营业务,取得一定进展。
探索水质自动监测站运维新模式。为全面落实改革深化提升要求,中线公司积极推动水质自动监测站自主运维工作,全线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工作由委托第三方改为自有人员自行开展,水质与环保中心制定并印发《水质自动监测站自有人员运行维护工作方案》,组织全线水质人员培训运行维护相关知识。目前,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已完成由第三方运维到自主运维的平稳过渡,极大节约公司成本投入,提高运维效率。
扎实推进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应用。中线公司紧密围绕水质安全保障实际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鼓励自有人员深入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研究。初步完成了潜在污染物甄别技术开发、水质安全评价软件研发、水量水质耦合预测模型和联合调度模型构建、藻贝类综合防治设备研发、生物-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凝练形成水质安全保障的关键指标及调控技术体系。截至目前,项目团队已发表论文共计30篇,已授权专利10项,发布团体标准1项,在申请专利11项,软著4项。
着力提升人员科技创新能力。需求牵引创新,创新赋能发展,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中线公司不断加强自主科研能力建设,扎实推进产学研用主导作用,申请成立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创新中心自有人员以问题为导向在水质业务领域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研究,尤其是在地表水和水生生物监测预警、藻贝类防控防治综合技术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突破,相关成果在沿线推广应用并获中线公司第四届科技创新一等奖和三等奖。
下一步,水质与环保中心将继续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发力,深入推进价值创造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推进各项能力水平稳步提升,为中线水质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 上一篇: 渠首分公司举办藻类防控知识技能竞赛
- 下一篇: 郏县管理处开展工程突发事件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