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十周年】天津分公司开展通水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
公民大讲堂现场
十年奋进路,逐梦新征程。在铿锵前行的脚步声里,我们迎来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的重要时刻。活动期间,天津分公司采用“内外双宣”的形式,向沿线地区宣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挥的综合效益,同时邀请社会各界走进南水北调工程现场,近距离了解南水北调工程,感悟“国之重器”的独特魅力。
一部微视频讲述南水北调人十年的艰辛与不易
十年,3650天,87600多个小时,日夜千里奔流离不开南水北调人的坚守与付出,一帧帧画面都展示着建设者和运行者的使命担当。这十年,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共同见证了南水北调的十年成长;这十年,我们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不断提升运行管控能力和水平;这十年,我们携手并进、攻坚克难,用使命担当,守护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舍小家,为大家是无数南水北调人的缩影,我们用画面记录着每一名奋斗者最美的样子。微视频播放当天点击量迅速超过800次,一时间成为分公司内部最热的短视频。霸州管理处王晓珊说:“观看视频的时候,眼眶红了,那些熟悉的工作和一幕幕场景勾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不仅仅是感动,更是自豪。”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坚守,南水北调人逆行冲锋、奋战坚毅,用自己的大爱诠释着对南水北调的热爱和对北方数亿人民饮水安全的牵挂。
一次十年写生展现了饮水思源深情守护的决心
“‘同学们,受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分公司邀请,我们要去南水北调工程现场写生了,有没有想去的同学?’‘我想去、我想去……’,一时间教室里活跃了起来”,天津美术学院壁画系老师李晴回忆起当天向学生询问的场景。12月4日,天津美术学院以“饮水思源、深情守护”为主题到天津干线工程现场开展采风活动,学生仔细听着讲解员的生动阐述,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运行十年来发挥的显著成效,记录着这项伟大工程的宏伟壮观。经过7天的创作,学生共创作了70余幅南水北调系列画作,作品形式涵盖水彩、油画棒、素描等10余种画风。本次画作不仅体现了天津美术学院师生心怀“国之大者”,也充分展现了在津高校对甘甜“南来之水”来之不易的珍惜。
开放日活动现场
一次公民大讲堂不断扩大南水北调的社会知名度
12月10日,南水北调宣讲团队走进南开大学,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公民大讲堂活动。活动伊始,天津分公司讲解员吴星雅以“同学们,请看一下自己手中的水杯,有谁知道杯中的水来自哪里?”作为开场问题,拉开了当天宣讲活动的序幕,有的说来自水库,有的说来自地下,讲解员吴星雅拿着手中的杯子说,它们都来自南水北调。本次公民大讲堂从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南水北调科技密码、综合效益发挥等5方面进行讲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堂。活动现场互动环节,学生向讲解员提出了南水北调千里调水运用了哪些科技手段、如何在冰期保温等方面知识,现场专业人员一一为大家解答。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课堂,全面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沿革、技术成果等方面知识,真切感受到了“国之重器”的伟大。同时,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参与到南水北调事业中去,为南水北调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次工程开放日让社会各界近距离感受南水北调
天津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学生赵海江来自河南省南阳市,那里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所在地。“在我的老家,大家都知道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爱水护水也成为了共识。这次来到天津干线的终点,看到来自家乡的水润泽着我求学的地方,我感到既亲切又骄傲。”赵海江说。12月12日,天津外环河格外热闹,活动现场设置了打卡拍照区、十年大事区、展板展示区、视频演示区、科技成果展演区、工程模型展示区、水质实验区、绘画作品展览区、现场参观区9个区域。系统展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运行原理;重点展示中线工程保水堰、子牙河北分流井、渡槽、倒虹吸等建筑物运行情况。天津美术学院学生肖卉说:“非常感谢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分公司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活动也知道了‘南来之水’的来之不易,今后一定珍惜水、爱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