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十年逐梦向未来

时间:2024-12-23       文章来源:航空港区管理处
【 字体:

2014年12月12日,一个寻常的午后,阳光洒在陶岔渠首泛着微波的水面上折射出钻石般耀眼的光芒。随着开闸放水一声令下,来自丹江口水库的甘甜之水历经半个月的跋涉,走过1432公里,终于在12月27日抵达了工程终点——北京团城湖,从此“让北方人喝上南方水”,这一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伟大构想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时至今日,从丹江口水库奔腾而出的希望之水,已浇灌出第十个硕果累累的秋天。而我也有幸,在两年前见到了南水北调的真容。这两年我与南水北调相伴,看到了无数个“他”的剪影,听说了无数个“他”与南水北调的十年。

雨中的渠道上总能看到这样一抹“荧光黄”,提着军工铲,仔细地排查隐患。他是自建设期就与南水北调相伴的“前辈”刘洋,十年间他以天津段工程为出发点,沙河渡槽建设为发力点,航空港区运行管理为转变点,脚踏实地提升业务能力,成长为工作中的“多面手”和“领头羊”。他说:“感恩过去的岁月,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未来将继续秉持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南水北调工程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丈八沟节制闸检修平台上,有这样一抹“敬业灰”,他穿着灰色作业服、头戴白色安全帽,正聚精会神地与技术人员沟通设备改造要点。他是管理处干事创业的一把好手——桑增伟,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本领,总能及时处置设备问题;在提质增效、技术创新工作中也屡次献计施策,成功推动闸站泵站各项新举措落地生根。他说:“回望我在南水北调工作的十年,在历练中不断丰富了个人经历。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将继续在工作岗位上,续写我与南水北调的故事。”

还有这样一抹“先锋蓝”,一直活跃在学校、社区和各个活动现场,她将南水北调工程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给台下听众,将身边的先进事迹通过朴实温暖的文字传播给社会各界。十年追梦路上,她从一名优秀的讲解员、一名出色的宣传员逐渐蜕变成了一名统筹综合管理各项工作的运行管理者,她是综合科的“主心骨”杨莉莉。十年,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瞬间,她说:“漫漫筑梦之路,不断变换的是岗位和职责,不变的是南水北调人的初心和使命。”

十年很长,足足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十年也很短,对于这项跨世纪工程而言不过弹指一挥间,还有更多的十年要流淌。


作者:张一平 编辑:张仲琦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