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通水十周年】陶岔管理处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研学实践活动

时间:2024-12-23       文章来源:陶岔管理处
【 字体:

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绘画”成果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之际,陶岔管理处邀请淅川县水寨小学学生开展了以“探秘南水北调,共绘绿色未来”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南水北调工程的魅力,增强其水资源保护意识,厚植爱国情怀。

活动伊始,研学老师带领学生来到多媒体活动室,借助视频与动画缓缓揭开了南水北调工程的神秘面纱。“今天,让我们共同庆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十周岁’生日快乐!”研学老师激情洋溢地开场。“我今年也十岁啦!”“我刚过十岁生日!”……学生争先恐后地分享。突然一位学生问到“老师,什么是南水北调呀?”研学老师耐心回答道:“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简单来说就是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问题如春笋破土般而出,“老师,为什么要往北方调水呀?”“南方的水都来自哪里?”“怎么把南方的水调往北方?”研学老师面带笑容,一一解答,并以“沙河渡槽”和“穿黄隧洞”两个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怎样突破技术难题。学生纷纷感叹,每一滴水都承载着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慧与汗水,它们汇聚成河,滋养着北方的大地,也滋润着北方人民的心田。

紧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实验在多媒体活动室拉开了帷幕,研学老师事先搭建了渡槽和倒虹吸工程模型,邀请四名学生进行实验,渡槽与倒虹吸工程的奥秘在学生的操作下逐渐变得生动、具体。学生感叹道“好神奇呀,这头竖着的水管,水竟然往上流!”实验不仅揭示了物理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更在学生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我以后要努力学习,做一名工程师!”学生的誓言掷地有声,既是当下努力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随后,研学老师带领学生创造专属于自己的“艺术画”,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涂色,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国重器”的致敬。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在自己的作品上用稚嫩的字迹写下了“我爱中国”“向南水北调工程致敬”“南水北调生日快乐”等字样,表达着对祖国和南水北调工程最深切、最赤诚的祝福。

活动最后,研学老师带领学生来到观景平台,实地参观了南水北调中线“水龙头”——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深入了解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通水以来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面上漂着的那个黄色的大块头是什么啊?”一个小女孩惊奇地问道,研学老师自豪地回答道:“那是自动清漂机器人,是用来清理水面细小的漂浮物、保障水质安全的。”随后讲解了清漂机器人的工作原理。通过这一系列的讲解,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当他们在观景平台上再次凝视那渠清澈的水流时,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对伟大工程的惊叹。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明白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作为中线“水龙头”的重大意义,坚定了他们保护好水源地的决心。下一步,陶岔管理处将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创新研学方式,力求让每一场活动都成为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次讲述都能激起共鸣的涟漪,共同绘就一幅关于南水北调、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绚丽画卷,以更加生动、多元的方式讲好南水北调故事。


作者:岳萌晨 文/图 编辑:张仲琦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