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三个安全”防线 护航工程高质量发展——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年奋战“开门红”系列报道之一
新年以来,南水北调喜讯连连,中线一期工程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累计调水1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效益显著。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三个安全”为战略支点,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持续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扎实做好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力确保2025年首季工作顺利开展,持续强化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功能,为沿线45座大中城市提供稳定的水资源保障。
成绩的背后,是确保南水北调“三个安全”的基础越发深厚。2024年,各二级单位在工程安全保障领域持续夯实基础。中线公司通过“自主运维+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年度累计供水82.77亿立方米,深入开展不停水检修专项行动、供水保障能力与水质安全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本质安全实现新提升,在水下检测修复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数字孪生建设中线1.0获评水利部十大样板工程,2.0版本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有效提升了工程“四预”能力。特别是2024—2025年度冰期输水期间,依靠“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输水调度数字孪生仿真预演技术及应用”成果,中线工程同比计划多调水4000万立方米。
东线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理顺管理体制,提升“三个安全”保障能力,签订200多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开展8批次安全教育,建立42个现场责任网格,组织6次应急演练,完成33条问题整改等具体措施。苏鲁省际断面年度累计调水14.16亿立方米,向黄河以北调水5.6亿立方米,均创历史新高。
江汉水网公司建立健全引江补汉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坚决做到“逢掘必探”。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应用,隧洞施工全面推广超前钻机、凿岩台车、钻锚注一体机、智能二衬台车、智能养护台车等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四控并重”管理体系,出口段主隧洞进尺2.7公里,20条支洞累计掘进13.2公里。
水网水务公司推动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组建5支青年突击队,建立47人红色安全员队伍,不断提升安全支撑能力。针对工程建设项目较为分散等特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全级穿透式监管机制,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2025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巩固隐患攻坚治理成效,健全完善工程安全管控机制,强化对工程现场的全过程监管,建立企业自查自改机制,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强化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将评价考核结果纳入经营业绩考核,持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推进安全科技应用,将“AI+”专项行动率先应用到安全生产场景,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中线公司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优化供水调度方案,依据受水区实际需求精准调配水资源。通过建立多级应急指挥系统、启动全线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开展设备检修等举措,持续完善安全体系建设。计划加密水质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协同地方政府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严厉打击污染水源违法行为。以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2.0运行为目标,围绕“安全监管、智能调度、水质保护、智能运维”四个核心业务领域,增加新型监测手段,补充构建新增建设范围BIM模型及精细化三维场景,深化AI、大数据、北斗等新技术集成应用,切实筑牢“三个安全”防线,护航工程高质量发展。
人勤春来早,奋楫正当时。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正以“开局就是决战”的拼搏姿态,以确保南水北调“三个安全”和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助力全国安全形势稳定,努力奋战新年首季“开门红”,为全年任务稳定推进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