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岔管理处安全生产管理再添新招
为切实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陶岔管理处紧紧围绕“源头把控”理念,编制并推行《“大准入”管理工作手册》,通过构建“人员、物资、设备、体系”管控机制,精准回答现场监管“管什么、怎么管、管成什么样”的关键问题。
严把人员准入关:分级审查织密“责任网”
综合考虑辖区现场作业人员多、专业种类繁杂的突出特点,建立起“准入资质核查、身份信息核验、安全培训核效”的立体化审查机制,充分借助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和自有人员、安保工巡人员现场巡查等手段,做好“线上+线下”双重审核把关,实现对进入工程范围人员的动态监管,从根本上杜绝“人证不符”“无证上岗”“未培训即作业”等问题发生,为现场营造安全、规范的作业环境。
严控物资管控关:全链条溯源拧紧“质量阀”
聚焦项目管理过程中常见的不规范等问题,明确了“采购—报验—使用”全链条共计26项物资管控要点,建立起“合同相关方、责任科室、监督科室”三道管控防线,规范物资存储、加工、检测及使用管理,为工程运行提供优质可靠的物资保障。
严管设备管理关:全周期监管筑牢“安全线”
围绕设备进场报验、日常检查、台账管理等关键要素,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现场设备“管什么、怎么管”,通过“业务科室天天查、安全科室周周查”着重对施工车辆、特种设备、临时用电等现场常见设备问题强化监管,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有力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严筑体系准入关:多措并举构建长效机制
结合现场实际管理需求,管理处逐一明确合同相关方准入与备案要求,将农民工工资专户、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投入等刚性约束纳入合同约定,与辖区内8家合同相关方形成多方协同、责任共担的安全生产格局。通过上述举措,不仅增强了合同相关方的履约意识,也为项目平稳实施奠定坚实的安全生产基础,构建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手册不仅是操作指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清单。下一步,陶岔管理处将以手册落地实施为契机,秉持“严”字当头、“实”字打底、“细”字着力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 上一篇: 郑州市北部区域供热管线跨越南水北调管道桥工程加速推进
- 下一篇: 南阳运维处开展班组流动红旗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