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上的守护者——用脚步丈量使命的温度
在蜿蜒千里的南水北调渠道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长堤朝夕相伴,用脚步丈量使命,以汗水浸润初心。清晨的薄雾中,他们身穿蓝色工装,手持巡查终端、卷尺与望远镜,肩挎装着《工程巡查手册》与应急工具的马甲包,开启日复一日的守护之旅。
“一颗松动的螺栓若未及时加固,很有可能造成外部人员入渠风险和安全事故;如果一条细微裂缝放任不管,几年后或将影响工程安全。”这是巡查队长老刘平常挂在嘴边的话。他随身携带的“老三样”——巡查终端、卷尺与望远镜,参与了152座钢大门、38座桥梁、18座左排建筑物的每一次“体检”。他说辖区的线路他都走过,每一处都记在心里了,哪里有损坏的地方,问题是否整改,他都会及时提醒队员仔细核对,不留一点差错。
夏日的沥青路面散发着滚滚热浪,巡查员刘瑞和同事俯身蹲在渠道边上,仔细查看排水管是否畅通,汗水不停地从他们额头滚落,身上的工服已能拧出水来,手臂、脸颊被晒得黝黑发亮,但巡查的脚步没有慢下来。冬季的渠道上寒风刺骨,巡查员裹着厚重的防寒服在渠道上缓缓前行,他们的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防寒靴碾过覆霜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节假日期间,巡查人员也会在岗为千里长渠筑牢节日安全网。“妈妈,我在视频里看到渠道上的反光,像给您铺了条银河!”女儿的视频留言让郭建丽眼眶发热。她说家里两个孩子都特别懂事,他们知道妈妈在守护南水北调,是超级英雄,让她倍感骄傲。
巡查人员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数百万次弯腰、数十万公里行走,编织成南水北调中线最坚韧的安全网。
作者:呼义乐 编辑:高逸琼
- 上一篇: 微尘亦有光 小岗位大作为
- 下一篇: 五一假期我在岗 坚守岗位显担当